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14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化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了当时农村怎样的生产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村中的一系列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摘编
材料二:朝鲜战争后,中美两国对抗格局已经基本上定下来了。但到20世纪60年代,双方的政策都在酝酿着改变。中国改变的重要因素是苏联,中苏关系到1963年进行公开论战,中苏分歧公开化,中苏同盟实际已经破裂,这个美国是看得很清楚的。如果美国能够跟中国联合起来对付苏联,这对美国显然是有利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美国在越南战争当中越陷越深,非常希望能从中解脱。当时中国是支持越南抗美的主要力量。美国认为,如果能够跟中国打开关系的话,可以帮助美国从越南解脱出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促使中美双方的政策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3)上述材料及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判断题(共1题)

3.
阅读下面文字后判断:
经济特区的建立,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1988年,国家又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掀起新的大潮。党和国家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使之成为扩大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以下表述是从上面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横线内划“正确”;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横线内划“错误”;是上面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横线内划“未涉及”。
(1)深圳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2)海南岛是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3)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带动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的发展,两江新区的成立,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
(4)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5)对外开放的扩大,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3.选择题(共23题)

4.
仔细阅读如图,请给下列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中国的外交历程B.中美关系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洗刷民族耻辱
5.
2016年4月1日,由韩国政府移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批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这些烈士是早下列哪一次战争中牺牲的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辽沈战争
D.抗美援朝
6.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7.
如下图中的“战争”是指
A.解放战争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D.三大改造
8.
如下图所示图片为1957-1959年我国粮食产量(指标)的变化图表,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9.
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的回忆录中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
B.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严重混乱的局面
C.我国的立法权已经掌握在造反派手中
D.“文革”使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10.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的良好开端是( )
A.中共八大B.中共一大C.庐山会议D.中共七大
11.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我国的原子能工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A.钱三强B.邓稼先C.钱学森D.王进喜
12.
某部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A.一五计划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彭德怀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B.彭真被打成反党集团分子
C.刘少奇被迫害致死D.陈毅被诬蔑为“二月逆流”黑干将
14.
读下表,你认为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35 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 300斤
800斤
200元
 
A.土地改革的完成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科学技术的进步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与第二次创业高潮相对应的是(  )
A.建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加入世界贸易
16.
图象史料是了解历史的实证史料之一。下列对四幅图象史料所反映的历史史实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图 1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图 2 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图 3 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农业走上集体化道路
D.图 4 农民获得土地的所有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1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并且在2017年仍将占据我国经济生活的重要地位。正确的经济政策、适时的改革调整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39年前,做出改革开放这项正确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8.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平反冤假错案B.“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19.
1997年7月1日零时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五星红旗和紫金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这一瞬间标志着(   )
A.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宣布结束B.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D.祖国完成了统一
20.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材料中的“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是指(  )
A.保持香港长期的繁荣稳定B.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C.保持香港经济特区的地位D.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
21.
2012年11月,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首航成功标志着我国海军开始具备远洋作战能力。新中国海军诞生于?(  )
A.1948年4月B.1949年4月C.1949年11月D.1950年11月
22.
一个外国记者在谈到20世纪5O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会议的航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恩来提出了( )
A.和平与发展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D.求同存异方针
23.
2016年,中秋月圆之夜,天宫二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的空间实验室,为空间站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在这一领域开始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1号卫星遨游太空D.“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4.
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
A.
B.
C.
D.
25.
在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中,女排精神振奋国人,潍坊高密籍运动员杨方旭续写女排传奇,获得金牌。在往届的奥运会中,涌现出许多潍坊籍运动健儿为国增光,下列属于潍坊籍28届奥运会长跑冠军的是(  )
A.林伟宁B.王军霞C.邢慧娜D.杜丽
26.
我国导弹事业发展的背景包括(  )
①打破西方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②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 ③与美国对抗 ④当时得到苏联帮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