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90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Z.X.X.K]
材料二:“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
材料三:下图是1985年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和西欧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
——引自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 1895年的大清帝国国际地位一落万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的是什么事件?(1分)
▲
(2)据材料二,半个世纪后的1945年,中国在外国人眼中,已经“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
(3)据材料三,说说在1985年时的西方观察家眼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实力出现如此变化,将会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怎样的影响?(1分)
▲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Z.X.X.K]
材料二:“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
材料三:下图是1985年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和西欧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
——引自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 1895年的大清帝国国际地位一落万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的是什么事件?(1分)
▲
(2)据材料二,半个世纪后的1945年,中国在外国人眼中,已经“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
(3)据材料三,说说在1985年时的西方观察家眼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实力出现如此变化,将会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怎样的影响?(1分)
▲
2.判断题- (共2题)
3.选择题- (共10题)
5.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标题可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 B.北伐战争 | C.五四运动 | D.一二·九运动 |
12.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是
A.巴黎公社革命 | B.里昂工人起义 | C.马克思主义诞生 | D.俄国十月革命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判断题:(2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