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关系年代尺

材料二:l937年~l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
材料三:2010年9月7日,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15名渔民和渔船,并将船长扣押至9月24日。对这一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的行径,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中日两国互为近邻,坚持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方向,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中日关系中的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大局。
请回答:
(1)请将年代尺中①②处正确内容写下来。(4分)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6分)
(3)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6分)
(4)结合上述材料,你对目前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有何看法?(4分)
材料一:中日关系年代尺

材料二:l937年~l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
材料三:2010年9月7日,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15名渔民和渔船,并将船长扣押至9月24日。对这一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的行径,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中日两国互为近邻,坚持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方向,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中日关系中的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大局。
请回答:
(1)请将年代尺中①②处正确内容写下来。(4分)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6分)
(3)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6分)
(4)结合上述材料,你对目前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有何看法?(4分)
2.
如图一、二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哪个历史事件。请结合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4分)[来源:学科网ZXXK]
(2)在图一所反映的事件中,国共双方就抗日问题达成怎样的一致?在图二所反映的事件中,国共双方就国内和平问题达成怎样的一致?(6分)
(3)图一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图二所反映的事件达成“一致”后的落实情况如何?(6分)
(4)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4分)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4分)[来源:学科网ZXXK]
(2)在图一所反映的事件中,国共双方就抗日问题达成怎样的一致?在图二所反映的事件中,国共双方就国内和平问题达成怎样的一致?(6分)
(3)图一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图二所反映的事件达成“一致”后的落实情况如何?(6分)
(4)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4分)
2.选择题- (共20题)
4.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但在1876年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奎发现美国产品“约居十之八九”,而中国“竟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以下哪个派别?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14.
城关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出一期以“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的墙报,下列史实可供他们选用的是
①东北抗日义勇军 ②国共合作抗日 ③台儿庄战役 ④渡江战役
①东北抗日义勇军 ②国共合作抗日 ③台儿庄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6.
文献纪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北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 D.渡江战役获胜,解放了南京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