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中国现代化的尝试。日本的军事冒险取得了成功,中国丢失了土地,赔尽了国库里的白银(两万万两)……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陆军部深恐中国发展起来重新强盛,于是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
-----摘自《中国崛起策》
(1)根据材料,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尝试开始于哪一运动?其口号是什么?(6分)
(2)1894年日本发动的哪一战争活生生地扼杀了上述运动?(2分)
(3)为打断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日本再次挑衅中国,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4分)
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中国现代化的尝试。日本的军事冒险取得了成功,中国丢失了土地,赔尽了国库里的白银(两万万两)……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陆军部深恐中国发展起来重新强盛,于是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
-----摘自《中国崛起策》
(1)根据材料,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尝试开始于哪一运动?其口号是什么?(6分)
(2)1894年日本发动的哪一战争活生生地扼杀了上述运动?(2分)
(3)为打断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日本再次挑衅中国,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4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1)材料一中“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指的是近代的志士仁人为探索救国道路所作的哪些尝试?(4分)
(2)据材料二,“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 (2分)
(3)从近代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中,谈谈你的认识。(2分)
材料一: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1)材料一中“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指的是近代的志士仁人为探索救国道路所作的哪些尝试?(4分)
(2)据材料二,“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 (2分)
(3)从近代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中,谈谈你的认识。(2分)
3.
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召开,选举出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这次大会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回顾党走过9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无比的自豪。
【会议篇】
(1)下列图片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相关的有: (多选)(3分)

(2)1945年,中共还召开过哪次重要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2分)
【创新篇】
(3)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成果指的是什么?(2分)
【感悟篇】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请写出你感触最深的一点。(2分)
【会议篇】
(1)下列图片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相关的有: (多选)(3分)

(2)1945年,中共还召开过哪次重要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2分)
【创新篇】
(3)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成果指的是什么?(2分)
【感悟篇】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请写出你感触最深的一点。(2分)
2.选择题- (共28题)
5.
如图可知,弹簧测力计下方悬挂的物块重{#blank#}1{#/blank#} N,其重力的施力物体是{#blank#}2{#/blank#}。若将该物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正确称量其质量,其测量结果约为{#blank#}3{#/blank#} kg(g=10N/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再用天平称它的质量,示数{#blank#}4{#/blank#};用测力计称它的重力,示数{#blank#}5{#/blank#}(后两空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6.
如图可知,弹簧测力计下方悬挂的物块重{#blank#}1{#/blank#} N,其重力的施力物体是{#blank#}2{#/blank#}。若将该物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正确称量其质量,其测量结果约为{#blank#}3{#/blank#} kg(g=10N/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再用天平称它的质量,示数{#blank#}4{#/blank#};用测力计称它的重力,示数{#blank#}5{#/blank#}(后两空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8.
“它是l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它指的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
C.鲁迅的《狂人日记》 |
D.严复译著的《天演论》 |
18.
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战役时间 | 作战区域 | 毙伤俘日伪军人数 | 破坏交通线 | 拔掉据点 |
1940年 | 华北地区 | 4万多人 | 2000多千米 | 近3000个 |
A.血战卢沟桥 | B.台儿庄战役 |
C.百团大战 | D.辽沈战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