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育华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29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8

1.综合题(共2题)

1.
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编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致远舰的指挥官是谁?图二中两人签订的条约是什么?(6分)(2)(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3)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梁启超这样评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予以说明。(4分)
2.
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后人也往往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杰出人物的纪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宪会议,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1789年4月,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当他担任美国总统八年后,发誓不再连任,坚决回到芒特弗农庄,过平民生活。

材料二 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法典》。”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华盛顿的主要贡献是什么?(6分)
(2)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胜仗”对欧洲产生的影响(6分)他为什么说《法典》是“不会被人忘却的”?(2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华盛顿、拿破仑之所以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什么?(2分)

2.选择题(共11题)

3.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然没能达到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它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B.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4.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的时代”。下列作品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哪两位“巨人”?
A.莎士比亚、达·芬奇
B.莎士比亚、拉斐尔
C.但丁、米开朗基罗
D.达芬奇、但丁
5.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
C.三角贸易D.郑和下西洋
6.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 )
A.国王不能维持常备军B.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C.国王不能随便征税D.以法律权利限制君主特权
7.
英、法、美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某同学对三个国家的革命进行了归纳,其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
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8.
下图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她的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托着美国人民在反对殖民统治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一本文献,表现出神圣和庄严的气势。其中,左手中的文献是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9.
下图是泰坦尼克号客轮,据说当它撞到冰山后,船上曾通过无线电报发出求救信号。依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A.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0.
l999年,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民意测验:评选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卡尔·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英国宪章运动的开展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巴黎公社的建立
11.
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C.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2.
阅读下列德国与美国失业率变化图,你认为造成两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
B.希特勒上台
C.罗斯福新政
D.二战爆发
13.
依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科技发明
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
蒸汽机
84年
电动机
65年
原子能
6年
移动电话
4年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B.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C.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