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014·海南省·2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给东南各地带来极大的破坏……甲午—役,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举国深感耻痛。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日本的侵略行为变本加厉。据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进入南京的时候,一切抵抗活动都已经停止了……南京就像落入日军之手的猎物,不仅经受了战火、还经受了日军士兵以取乐和收刮为目的的犯下的无数罪行。……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将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中日关系逆转的表现。(2分)
(2)说出“甲午一役”爆发的时间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5分)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3分)
(4)对于材料二中的判决及材料三中的决定,你有何认识?(2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给东南各地带来极大的破坏……甲午—役,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举国深感耻痛。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日本的侵略行为变本加厉。据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进入南京的时候,一切抵抗活动都已经停止了……南京就像落入日军之手的猎物,不仅经受了战火、还经受了日军士兵以取乐和收刮为目的的犯下的无数罪行。……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将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中日关系逆转的表现。(2分)
(2)说出“甲午一役”爆发的时间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5分)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3分)
(4)对于材料二中的判决及材料三中的决定,你有何认识?(2分)
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梦想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请你结合下面图片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李鸿章等为“自强”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请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4分)
(2)孙中山最终“梦想”是什么?他在1911年底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
(3)***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中,在1934-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经历了怎样的考验?他“梦想”成真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该历史事件是什么?(6分)

(1)李鸿章等为“自强”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请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4分)
(2)孙中山最终“梦想”是什么?他在1911年底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
(3)***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中,在1934-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经历了怎样的考验?他“梦想”成真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该历史事件是什么?(6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松花江上》歌词
材料二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1937年7月7日,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摘自人教网
(1)材料一表现了东北人民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哪一事件后的悲痛与愤懑?(3分)
(2)材料二中“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的是哪一事件?列举抗日战争中给你印象深刻的战役(一例)。(6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5分)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松花江上》歌词
材料二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1937年7月7日,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摘自人教网
(1)材料一表现了东北人民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哪一事件后的悲痛与愤懑?(3分)
(2)材料二中“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的是哪一事件?列举抗日战争中给你印象深刻的战役(一例)。(6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5分)
2.选择题- (共18题)
5.
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烬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七大
D. 井冈山会师
A. 中国共产党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七大
D. 井冈山会师
6.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长征组歌》。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A.准备北上抗日 |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
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 |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
7.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与这个宣言有关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 B.中共成立 | C.北伐战争 | D.红军长征 |
8.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讲述的是红军在井冈山的革命生活.红军建军与下列哪幅图片有关( )
A.![]() | B.![]() |
C.![]() | D.![]() |
9.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曾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
10.
某九年级一班同学出版某期黑板报,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 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
11.
“给力”是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意即特别有力支持、有利于促进事物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等。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最令中国人“给力”的时间是( )
A.1937年7月7日 | B.1931年9月18日 |
C.1945年8月15日 | D.1953年7月 |
13.
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破袭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日军把这场战役称为“挖心战”,这场战役是
A.血战卢沟桥 |
B.平型关大捷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14.
在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参观者可看到依据20世纪40年代某一历史场景制作的***与蒋介石“欢笑言和版”公仔(如下图)。这一历史场景是()

A. 北伐战争 B. 遵义会议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

A. 北伐战争 B. 遵义会议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
17.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军 |
C.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 | D.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
20.
侯德榜为中国近代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他,曾经发行了一枚以其肖像为题材的邮票。他的最主要成就是( )
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 | 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
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 | D.研制了“两弹一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