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275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材料一“英国商务监督或领事,将遵本国政府的命令,任意制定规则和章程,并设立法庭,以管理侨华的英国臣民,如有任何英国臣民被控犯罪,他将受监督和总领事为此目的所设法庭审理,如果他讯明有罪,则他的处罚应听由英国政府或它的官宪处理”。
——1840年2月20日《巴麦尊(英外交大臣)致奉命与中国政府交涉的全权公使函》
材料二“关于刑民事案件管辖这一问题,我愿唤起你的注意,最好是能以环境所能许可的一种正式方法,争取中国同意,英国当局对英国臣民这一类案件中的绝对管辖权。”
——1843年1月4日《阿伯丁伯爵致亨利·璞鼎查爵士函》
材料三“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下同)处投禀,管事官先行壹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引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内容是否相同?依据材料概括,英国想从中国得到什么特权?材料中的哪句话最能代表这种特权?
(2)从材料1、2的时间上来看,英国为什么两次提及此事?材料2中的“所能许可的一种正式方法,争取中国的同意”指的是什么?
(3)英国在什么时间依据什么条约取得了这种特权?这种特权损害了中国的哪项主权?

2.选择题(共9题)

2.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结果是
A.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B.列强大批入侵
C.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3.摩擦起电{#blank#}1{#/blank#}(填“创造了”或“没有创造”)电荷.如图所示,小女孩在科技馆接触带电体后头发呈“爆炸”状,原因是头发带上了{#blank#}2{#/blank#}电荷而相互排斥.

4.

苏格兰领启蒙风气之先。17 世纪末,苏格兰居民识字率高达75%,高校入学率居欧洲之冠。1768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即在爱丁堡问世,科技在其中占很大分量,表现出鲜明的“苏格兰特色”,形成了英法启蒙并驾齐驱的生动局面。“苏格兰特色”显示英国的启蒙运动(    )

5.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多有一个钝角”,正确的假设是(  )

6.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多有一个钝角”,正确的假设是(  )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足不出户看奥运。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观众达40亿人。

材料二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这是一个把娱乐与知识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美元(或100万英镑)的巨额资金。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张气氛的成功营造,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这个节目于1998年在英国初次登场,如今已经风靡全球,受到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 人们虽坐在家中,却可以细细端详法国罗浮宫里每一件艺术品,可以倾听悉尼歌剧院里气势恢弘的演唱会,……可以说,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请回答:

8.下列叙述的事件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9.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这一农具是(    )

10.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这一农具是(    )

3.单选题(共24题)

11.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2.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A.中国革命任务变化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D.中国革命性质变化
13.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上述言论可能讲于
A.鸦片战争前
B.鸦片战争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中法战争
【小题2】对材料中外国人“对华通商”性质的准确表达是
A.平等的互惠贸易
B.不平等的掠夺性贸易
C.罪恶的毒品贸易
D.正常的商品贸易
【小题3】材料中外国人对“对华贸易的扩展”“失望”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B.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D.外国商品对中国缺乏吸引力
14.
在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中,当他看到某处门前挂着一块“华人与狗不得进内”的牌子时,李小龙愤怒地飞身将牌子踢烂。挂这块牌子的现象最早是由于列强在中国取得什么特权
A.五口通商
B.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的特权
15.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列强开辟的通商口岸的布局呈现的特点是
A.集中在长江流域
B.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分布整个沿海地区并向内地发展
D.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流域和珠江流域
16.
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都为鸦片贸易合法化而挑起的
B.列强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投降
C.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都为强占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
17.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
A.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
B.领土进一步被割占
C.市场进一步被打开
D.独立自主地位进一步丧失
18.
(题文)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他所说的“奇局”应理解为
A.太平天国运动空前浩大
B.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
C.外国资本主义船坚炮利
D.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征服世界的潮流
19.
(题文)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
B.清政府奉行妥协退让政策
C.清政府的落后
D.腐朽的封建国家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
20.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因为
A.英国为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在经济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英国
D.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21.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以英国获胜,中国失败而告终。这反映了
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
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
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
④战争结局与战前指导直接有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22.
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是
①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②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
③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④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23.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割占中国领土
24.
(题文)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上述规定最主要的影响是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
25.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6.
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
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被迫对中国做有限的让步
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
27.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28.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 背景相同 B. 目的和性质相同
C. 方式相同 D.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29.
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30.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 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 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 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 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31.
(题文)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2.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的时代特征的是
①割香港岛②赔款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3.
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主要表明
A. 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 B. 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
C. 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 D. 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34.
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选择题:(9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