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840年2月20日《巴麦尊(英外交大臣)致奉命与中国政府交涉的全权公使函》
材料二“关于刑民事案件管辖这一问题,我愿唤起你的注意,最好是能以环境所能许可的一种正式方法,争取中国同意,英国当局对英国臣民这一类案件中的绝对管辖权。”
——1843年1月4日《阿伯丁伯爵致亨利·璞鼎查爵士函》
材料三“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下同)处投禀,管事官先行壹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引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内容是否相同?依据材料概括,英国想从中国得到什么特权?材料中的哪句话最能代表这种特权?
(2)从材料1、2的时间上来看,英国为什么两次提及此事?材料2中的“所能许可的一种正式方法,争取中国的同意”指的是什么?
(3)英国在什么时间依据什么条约取得了这种特权?这种特权损害了中国的哪项主权?
2.选择题- (共9题)
苏格兰领启蒙风气之先。17 世纪末,苏格兰居民识字率高达75%,高校入学率居欧洲之冠。1768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即在爱丁堡问世,科技在其中占很大分量,表现出鲜明的“苏格兰特色”,形成了英法启蒙并驾齐驱的生动局面。“苏格兰特色”显示英国的启蒙运动( )
材料一 足不出户看奥运。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观众达40亿人。
材料二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这是一个把娱乐与知识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美元(或100万英镑)的巨额资金。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张气氛的成功营造,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这个节目于1998年在英国初次登场,如今已经风靡全球,受到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 人们虽坐在家中,却可以细细端详法国罗浮宫里每一件艺术品,可以倾听悉尼歌剧院里气势恢弘的演唱会,……可以说,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请回答:
3.单选题- (共24题)
A.英国军队 |
B.法国军队 |
C.英法联军 |
D.八国联军 |
【小题1】推测上述言论可能讲于
A.鸦片战争前 |
B.鸦片战争后 |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D.中法战争 |
A.平等的互惠贸易 |
B.不平等的掠夺性贸易 |
C.罪恶的毒品贸易 |
D.正常的商品贸易 |
A.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
B.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
C.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
D.外国商品对中国缺乏吸引力 |
A.五口通商 |
B.领事裁判权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居住及租地的特权 |
A.太平天国运动空前浩大 |
B.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 |
C.外国资本主义船坚炮利 |
D.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征服世界的潮流 |
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
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
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
④战争结局与战前指导直接有关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②③ |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 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
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 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 |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 |
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
C.被迫对中国做有限的让步 |
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 |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
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
A.《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
A.保护鸦片贸易 | B.割占中国领土 |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
A. 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 B. 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
C. 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 D. 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选择题:(9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