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皇即日复大柄、义和团民事忠臣,只因四十余年内,中国洋人到处行。三月之中都杀尽,中原不准有洋人,余都逐回外国去,免被割据逞奇能。……众家兄弟休害怕,北京今有十万兵。待家逐尽洋人后,即当转回旧山林。
——《拳匪记事》
材料二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时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现瓜分时机。但余对于此事,却认为绝对不能实现。……但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去者,即中国领土之内,共有人口四万万,均系属于一个种族,并且有以宗教信仰相异而分裂,更有“神明华胄”之自尊思想充满脑中,……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瓦德西《拳乱笔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义和团对清政府和列强的态度。
(2)材料二通过义和团运动,瓦德西得到了哪些认识?(不能照搬原文)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对义和团运动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一我皇即日复大柄、义和团民事忠臣,只因四十余年内,中国洋人到处行。三月之中都杀尽,中原不准有洋人,余都逐回外国去,免被割据逞奇能。……众家兄弟休害怕,北京今有十万兵。待家逐尽洋人后,即当转回旧山林。
——《拳匪记事》
材料二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时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现瓜分时机。但余对于此事,却认为绝对不能实现。……但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去者,即中国领土之内,共有人口四万万,均系属于一个种族,并且有以宗教信仰相异而分裂,更有“神明华胄”之自尊思想充满脑中,……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瓦德西《拳乱笔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义和团对清政府和列强的态度。
(2)材料二通过义和团运动,瓦德西得到了哪些认识?(不能照搬原文)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对义和团运动进行简要评价。
2.单选题- (共24题)
2.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是指
A.《辛丑条约》 |
B.《马关条约》 |
C.《北京条约》 |
D.《南京条约》 |
3.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
C.全面赞扬与肯定 |
D.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
4.
外国列强在中国获得的下列特权,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
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④③②① |
D.③④①② |
5.
“……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6.
面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的态度是
A.清政府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改革 |
B.都以武装反抗的形式抗击八国联军 |
C.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
D.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
9.
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马关条约》及协商关税条款 |
B.《马关条约》及“片面最惠国”原则 |
C.《南京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
D.《南京条约》及“最惠国待遇”条款 |
13.
一位外国观察家评述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时说:“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落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近代中国低落到此种“地步”应该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北京条约》签订后 |
C.《马关条约》签订后 |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14.
读下图,这是1899年在河北、山东一带广为流传的漫画《射猪斩羊图》,图中的猪羊喻指传教士。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运动和斗争策略与此有关的是


A.太平天国、扶清灭洋 |
B.五四运动、还我河山 |
C.辛亥革命、驱除鞑虏 |
D.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
17.
2008年7月18日,大陆居民千人搭乘包机首次赴台旅游,欣赏了宝岛峻峭瑰丽的阿里山、风光绮丽的日月潭……可这一美丽的宝岛在中国近代史上曾被侵略者长期占领过,它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8.
***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
19.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④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④⑤ |
21.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
B.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
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 |
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 |
23.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人’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抚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
B.新文化运动中 |
C.辛亥革命中 |
D.义和团运动中 |
3.选择题- (共3题)
4.填空题- (共1题)
29.
基础知识填空
《马关条约》的条款及影响
①割三地——割辽东半岛、________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拉开列强_______________狂潮的序幕
②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大举外债,进一步为外国控制
③开四口——开放________等为新通商口岸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_________
④允设厂——允许日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严重阻碍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表明列强由商品输出转向___________输出。
以上是具体影响,下面是总结:
(1)中国_____________大大加深;(2)中国社会发生变革,比如清政府被迫改革,但作用不大;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_________________的斗争
《马关条约》的条款及影响
①割三地——割辽东半岛、________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拉开列强_______________狂潮的序幕
②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大举外债,进一步为外国控制
③开四口——开放________等为新通商口岸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_________
④允设厂——允许日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严重阻碍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表明列强由商品输出转向___________输出。
以上是具体影响,下面是总结:
(1)中国_____________大大加深;(2)中国社会发生变革,比如清政府被迫改革,但作用不大;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_________________的斗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