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材料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 大事 |
五月五、六日 |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
五月七日 |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
五月二十日 |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
六月五日 |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特点。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与中央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做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的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痛遭失败。——摘编自《历史选择了***》
材料三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并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特点。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单选题- (共13题)
3.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下列表述中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五四运动
A.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
4.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所说的“内部条件”最关键的是
A.共产国际的推动 |
B.国共双方具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
C.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
D.民族经济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 |
5.
下面为1927年创作的漫画《革命歌声》(画中字: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该漫画反映了


A.北伐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
B.列强支持下军阀割据混战 |
C.农民运动配合革命军北伐 |
D.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
7.
“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面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8.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
A.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
B.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
C.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D.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
9.
长征开始时,红军主要领导人硬是坚持带上所有的办公用具和文件,但就是没有想到带上对行军最重要的地图。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
A.长征过程中不忘日常党务工作 |
B.缺乏实际指挥军事战争经验 |
C.情况太危急没来得及全面考虑 |
D.受共产国际指挥不了解国情 |
10.
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其中“中央红军到陕北”是在
A.1935年 |
B.1936年 |
C.1937年 |
D.1938年 |
13.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 |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C.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
D.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
14.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但是这次起义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导致其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 |
B.在万分危急的形势下仓促进行起义 |
C.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
D.起义军过早地撤离了南昌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