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省柘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246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3/27

1.综合题(共4题)

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14分)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决定购买原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引发中日冲突。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1)材料中“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被日方占领的背景是什么?(包括时间、事件及条约,6分)
(2)近代卢沟桥之所以世人皆知,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4分)
(3)为什么文中说“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4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12月17日《桂林日报》
请回答:
(1)“陕变”指张学良与________发起的________,该事件发生于________年。(6分)
(2)结合材料,分析张学良他们为何有此行动?(4分)
(3)中共对这次事变的态度是怎样的?(4分)
3.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反攻距今已60多年了,通过下列图片让我们回顾历史,珍惜现在。结合图片,回答。

图1人们参观三大战役纪念馆     图2北平人民庆祝解放
(1)图l所说的三大战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图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役的成果。
(2)结合图1、2反映的史实,请你谈谈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6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礼节,称呼变化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礼节变化
叩头
鞠躬、握手
称呼变化
大人、老爷
先生、君、同志

①     ②
(1)据图①回答:图中的铁路工程师是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________。
(2)图②中电话机首先在中国大陆的________(城市)的租界使用。
(3)表格中,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2分)

2.选择题(共34题)

5.
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损失的事例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6.

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7.
邓世昌率军舰直冲敌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为变法甘愿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光绪帝
9.
1946年6月,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是进攻(    )
A.陕甘宁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D.大别山根据地
10.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A.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
B.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D.争取到了国际的援助
11.

中国位于亚洲中的(    )

12.

中国位于亚洲中的(    )

13.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事件是
A.七七事变B.中共“七大”召开
C.台儿庄战役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4.
日军在六周内屠杀中国居民30多万,制造令世人发指的大屠杀的地点是在
A.南京B.北京C.沈阳D.卢沟桥
1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6.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侵华战争,制造了
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
C.柳条湖事件D.九一八事变
17.
百团大战的总指挥是
A.***B.彭德怀C.朱德D.贺龙
18.
《台儿庄大战亲历记》一书所记录的内容应属于下列哪次会战的一部分?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19.
在中共七大上,***作的报告名称是
A.《抗日救国》
B.《论帝国主义》
C.《论联合政府》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20.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于
A.1943年B.1945年C.1946年D.1949年
21.

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是(    )

22.
东北三省沦陷后。在日本扶植下成立伪满洲国,其“执政”是
A.孙中山B.袁世凯C.蒋介石D.溥仪
2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24.
为了实现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经过中国共产党不懈的努力,国共两党达成协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改编为
①八路军②红军③解放军④新四军
A.①⑦B.②③C.③④D.①④
25.

日本国土由四大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是(    )

26.
***去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B.商谈和平建国的方针
C.争取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
D.建立联合政府,实现光明前途
27.

关于日本的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28.
周恩来曾说过:“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争。”这里“最小的”和“最大的”分别指的是
A.文家市、秋收起义B.遵义、红军长征
C.延安、抗日战争D.延安、解放战争
29.
抗战胜利后,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最积极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苏联
30.

日本人20岁时,要举行“成人节”仪式,这时他们会穿上心爱的(    )

31.
中国近代,改变报纸不发表评论的传统,始于(  )的创办
A.《时务报》B.《民报》
C.《新青年》D.《申报》
32.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33.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34.
下列人物中,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的是
A.荣宗敬B.荣德生C.张謇D.范旭东
35.
政府发布“剪辫令”,废除清朝入关后强迫人们“剃发留辫”政策下,拖在身后的长辫,是在
A.辛亥革命后B.新文化运动后
C.国民党成立后D.抗日战争胜利后
36.

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

37.

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

38.

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