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0234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4日,狭义上的五四运动,即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权益的丧失而爆发,延至1919年6月28日结束。它的爱国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1936年某学者提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醒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
胡适曾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而胡适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五四运动之间“求同存异”而回避的两者的诸多差异,也在以后凸现出来,造成一些逻辑难题。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复古运动,而中国五四运动则建基于革新反复辟。

——摘编自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

完成下列要求:
(1)学术界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合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根据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指出这种提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性质的多种提法,分别加以论证并形成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字左右)
材料二:1921年7月中共一大时,党员50余人;1922年7月二大时,党员195人;1923年6月三大时,党员432人。此后至1924年5月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即国民党改组前后一年时间,党员基本上没有增加,一些地方还明显减少。

——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汇编》

(3)根据材料二概括1921到1924年中共党员人数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1927年初,中共中央通过决议声称:我们过去有一个根本错误,就是在国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以为今天只能做国民革命,仿佛多做了一点便违反了革命铁律。现在知道,革命就必须超越这个限制,不仅要努力争取无产阶级的实际领导权,而且要“做到工人农民及其他被压迫阶级的民主独裁制,集中铁路、航业、矿山、大工业于国家机关支配之下,以行向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体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的解释》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共决议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2.单选题(共16题)

2.
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由此可知
A.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
B.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
C.爱国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D.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
3.
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据此判断与该军事战略相关的宣言是
A.《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
B.《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C.《八一宣言》
D.《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4.
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D.同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5.
中共一大召开前夕,在讨论党的纲领时,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有几个代表因不赞成“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而退出小组;广东的共产主义小组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这种现象表明
A.共产主义小组是松散的学术团体
B.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条件不成熟
C.党代表对当时中国国情的认识存在分歧
D.中国无产阶级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6.
1926年7月,国民党在广州发布一则宣言,在宣言中陈述了中国的混乱时局,并提出“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随之发动战争。该战争
A.导致国共第二次合作
B.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C.从北向南统一中国
D.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7.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8.
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写到:“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虽派代表找过国民党,他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这表明
A.国共合作被提到议事日程
B.五四运动促成共产党的成立
C.国民党组织涣散急需改组
D.共产党的成立是时代的要求
9.
某学者指出:五四运动在思想上“还没有能够科学地分析批判以前历次革命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还没有能够从批判旧世界中找出新世界”,但在“实际行动上,已经对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做了惩前毖后与承先启后的表示”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A.近代空前的人民思想觉醒运动
B.划时代的人民群众救国运动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起点
D.对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10.
1926年9月***发表文章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就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这一观点反映出当时
A.推翻乡村封建势力是革命的要求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基本形成
C.中共已找到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D.国民革命的核心任务是土地革命
11.
“……这次革命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迅速变迁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政积极性远非性和革命可比……它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主国家。”下列口号与这次革命直接相关的是
A.“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B.“统一政府建设万岁!国民革命成功万岁!中国人民自由解放万岁!”
C.“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2.
“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从某个角度说明
A.陈独秀犯右倾错误的原因
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然性
D.苏联反对意识形态革命
13.
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的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14.
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①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④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
***认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
D.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
16.
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此说法的是
A.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群众运动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学生的示威游行
C.各革命阶级表达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并取得初步胜利
D.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17.
1926年,国民党二大通过的《工人运动决议案》指出:“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强之工人群众,一方面宜加以深切的援助,使其本身力量与组织日臻强大;一方面须用种种方法取得其同情,与之发生密切的关系。使本党在工人群众中树立伟大的革命基础。”材料表明当时国民党
A.继续执行三大政策
B.独立领导工人运动
C.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D.关心农民工人生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