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铁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231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列强发动了几次侵华战争?
(2)每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
经过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了。但是,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经验,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这次国民革命很快在中外发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从材料可以得知,促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外部条件是什么?国民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国共合作有什么历史功绩?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某运动传单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某运动口号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从运动的口号分析这一事件的性质。
(3)这场运动标志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什么阶段?

2.简答题(共2题)

4.
结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何时产生?导致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促进其发展的国内因素是什么?其发展对中国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3)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5.
据《中国革命论》:“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民族独立,一是国家富强,当时的一种观点(洋务派)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自然就解决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洋务派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请举出这场运动中四个方面的内容。
(3)洋务派是否实现国家的富强?其结局是怎样的?

3.单选题(共20题)

6.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7.
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D.中共的最高纲领
8.
大革命时期,为支持北伐战争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其中前两次是失败的,第三次在哪两个人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
A.***周恩来
B.廖仲恺周恩来
C.陈独秀李大钊
D.周恩来陈独秀
9.
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过程中,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是
A.广东省
B.江西省
C.湖南省
D.湖北省
10.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和国民大革命失败。它给中国共产党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是
A.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C.没有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D.没有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1.
根据1844年7月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后来,英国也得到了此项特权,这是凭借了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传教士传教权
12.
《泰晤士报》报道: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这则报道反映了下列哪一事件
A.英法联军在广州烧杀劫掠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英法联军在天津烧杀抢劫
D.八国联军占领紫禁城
13.
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西征和东征
14.
清政府被迫在台湾开放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中法战争后
15.
使帝国主义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图强的决心
B.义和团抗击侵略的斗争精神
C.辛亥革命的坚决反帝态度
D.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斗争
16.
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又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这主要是
A.帝国主义实行公开的武装干涉
B.清政府起用袁世凯加强镇压
C.革命派内部争权夺利力量涣散
D.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
17.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兴中会成立
B.中国同盟会成立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18.
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
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依旧坚持“闭关锁国”的传统政策,其根本原因在于:
A.抵御外来侵略的必要性
B.儒家思想的保守性
C.皇帝大臣的愚味盲目性
D.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20.
洋务派的主要活动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创办近代海军
D.变革政治制度
21.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A.外国经营的近代企业
B.洋务派经营的军事企业。
C.洋务派经营的民用企业
D.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近代企业
22.
纪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该故事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
23.
一般说来,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为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
A.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B.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4.
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翻译外国书籍
25.
按照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过程,排列以下思想主张的顺序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④“师夷长技以自强”
A.②④③①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④③

4.选择题(共1题)

26.

下列通信不是利用微波来工作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