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8题)
1.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
B.俄国城市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
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
D.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2.
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
B.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 |
C.标志着***思想正式形成 |
D.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
3.
1931年11月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人加班和休息日、纪念日工作应发双薪;工人例假休息以及参加苏维埃选举或政府召开的大会以及职工会议,在法庭当证人、鉴定人或陪审员等,都须发全薪;工人或职员被征去红军中服役,应预先发给3个月的平均工资;等等。1933年10月对该劳动法进行了修正:减少了休假时间,取消了工人加班须得双薪的规定,只规定工人加班须得一定数量的额外工资。该修正
A.有利于长征的顺利进行 |
B.说明党内“左”倾错误已经肃清 |
C.反映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
D.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权益的要求 |
4.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②① |
D.③②①④ |
5.
1934年11月,北平政务委员会秘书长何其巩向蒋介石建议:有计划地网开一面,迫其出窜,在追剿中予以节节之击灭。川滇黔三省,人口众多,形险而地腴,足为国防之最后支撑点。宜乘“赣匪”西审之时,力加经背。蒋介石赞同了这一建议。材料表明
A.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已宣告失败 |
B.国共矛盾已不再是当时的最主要矛盾 |
C.西南地区在军事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
D.国民党内派系斗争削弱“围剿”力量 |
6.
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中共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此时的中共
A.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
B.并没有摆脱俄国革命模式束缚 |
C.已经不再受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 |
D.开始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
7.
《地缘变化:长征不为人知的意义》中写道“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此材料认为长征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 |
B.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
C.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 |
D.留下了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 |
8.
国民党自成立起,对太平天国运动一直持完全肯定的立场,将镇压太平军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斥为“汉奸”。但1930年以后,许多国民党官员和学者赞扬曾国藩“卫道辟邪”,否定太平天国运动。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落后 |
B.五四运动的影响 |
C.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兴起 |
D.国民党的阶级属性 |
9.
***一生诗词创作众多,下列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诗句是
A.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C.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10.
1943年,张闻天道:“没有遵义会议,红军在李德、博古领导下会被打散,党中央的领导及大批干部会遭受严重的损失。”张闻天意在说明遵义会议()
A.彻底结束了党的“左”倾错误 |
B.能够独立自主解决面临的问题 |
C.在革命历史中有决定性意义 |
D.否定李德、博古错误军事路线 |
11.
某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的关键词有:“八七会议”“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请你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 国民革命,洪流奔腾
B. 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 全面抗战,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A. 国民革命,洪流奔腾
B. 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 全面抗战,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12.
某导游要向游客介绍有关遵义会议的内容,你认为下列哪些内容他可以选择
①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取消了博古等人的军事指挥权
④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①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取消了博古等人的军事指挥权
④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3.
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共 ( )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 |
B.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 |
C.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D.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
14.
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段话中的“起义”指的
A.南昌起义 |
B.秋收起义 |
C.黄花岗起义 |
D.武昌起义 |
15.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A.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
C.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 |
D.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 |
17.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散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
B.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
18.
***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罗霄山脉中段
(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
(2)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
(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富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
(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井冈山;
(5)影响湘赣两省。这篇文章论证了
(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
(2)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
(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富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
(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井冈山;
(5)影响湘赣两省。这篇文章论证了
A.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 |
B.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 |
C.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 |
D.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 |
2.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