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蒋介石宣称“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如果能配合得法,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消灭”。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宣称,六个月就可以解决共产党问题。6月底,一颗颗炮弹飞向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材料二 在1946年重新爆发内战的背后,是国民党执着地相信他们的优势兵力,以及共产党准确地估计到了国民党的实际弱点。……1949年的结局表明,不是苏联的援助比美国多(事实恰恰相反),问题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国民党却办不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原因。
(2)“1949年的结局”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原因。
材料一 蒋介石宣称“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如果能配合得法,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消灭”。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宣称,六个月就可以解决共产党问题。6月底,一颗颗炮弹飞向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材料二 在1946年重新爆发内战的背后,是国民党执着地相信他们的优势兵力,以及共产党准确地估计到了国民党的实际弱点。……1949年的结局表明,不是苏联的援助比美国多(事实恰恰相反),问题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国民党却办不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原因。
(2)“1949年的结局”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4题)
3.
1945年8月,***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打倒列强,除军阀” |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
D.“要和平,争民主” |
4.
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如图。六个序号分别代表在该地或区域(阴影)所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或作用,相对应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事件示意图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②战略反攻开始
③国民党政权覆灭
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事件示意图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②战略反攻开始
③国民党政权覆灭
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
A.①⑥②④③⑤ |
B.④②③⑤⑥① |
C.③②④⑥①⑤ |
D.①⑤⑥②④③ |
5.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1919~1927年 |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
1927~1937年 |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
1931~1945年 |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
1945~1949年 | |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
6.
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据此可知,这些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
B.国民党统治腐败 |
C.人民群众积极拥护支持 |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
9.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巩固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 |
C.表明解放战争即将转入战略反攻 |
D.顺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
10.
1947年底,***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作出该判断的背景是
A.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
B.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
11.
解放战争时期,***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这是为了
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 B.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 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
13.
“我们提议(中共)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注:当年为民国三十五年)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部队发此电文主要是由于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B.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
C.国民党实行重点进攻 |
D.战略反攻的需要 |
14.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C.《双十协定》的签订 |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