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最后的懿旨
(1)“民军起亊”是指什么亊件?
(2)“皇帝”是谁?
(3)该材料公开发表于哪—天?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促成皇帝“将统浪权公之全国”的原因有哪些?
前因民军起义,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辍於涂,士露於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诸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
问题:(1)“民军起亊”是指什么亊件?
(2)“皇帝”是谁?
(3)该材料公开发表于哪—天?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促成皇帝“将统浪权公之全国”的原因有哪些?
2.单选题- (共37题)
10.
“北京天安门己经成为中国的—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 但它没有见证的是:
A.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 | B.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典礼 |
C.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 | D.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典礼 |
22.
—位同学在进行有关李鸿章的课題研究时,用了以下事例介绍其生平,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B.兴办洋务,创建江南制造总局 |
C.参与外交,签订了《辛丑条约》 | D.倡导维新,积极参与戊戌变法 |
24.
1851年5月,英国人举办“万国博览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兴建了一座“水晶宫”,以展示工业革命的各项技术发明。博览会造成轰动,维多利亚女王还亲临剪彩。在这次博览会中,游客有可能看到的展示品是
A.收音机 | B.电话机 | C.火车 | D.汽车 |
29.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先后经历了学“工艺技术”到学“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几个阶段。这一过程中反映学“工艺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典型历史事件分别是:
A.“师夷长技”、“民主共和”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
33.
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中的重要文件?
A.法国大革命 | B.英国工业革命 | C.美国独立战争 | D.英国革命 |
34.
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因为在那天
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 | 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 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 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
36.
“英国国会及英国政府从此不能再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自治领是独立和平等的主权国, 共同拥戴英王为国家元首。”这段话出自:
A.《威斯敏斯特法案》 | B.《权利法案》 | C.《大表章》 | D.《拿破仑法典》 |
37.
“一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以及华盛顿会议中签署了许多条约,其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有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海军协定》 ④《九国公约》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海军协定》 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7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