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7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朱德为日寇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中国的战争,苏联直接免除了来自日本的压力……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到2.5 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在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在经过八年抗战以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当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古屋圭司、新藤义孝、稻田朋美三名内阁大臣参拜了靖国神社。此外,约 80名国会议员当天上午也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摘自于 2014 年 8 月时政新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说说你对材料二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的理解。
(3)胜利来之不易,和平任重道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1937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朱德为日寇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中国的战争,苏联直接免除了来自日本的压力……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到2.5 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在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在经过八年抗战以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当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古屋圭司、新藤义孝、稻田朋美三名内阁大臣参拜了靖国神社。此外,约 80名国会议员当天上午也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摘自于 2014 年 8 月时政新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说说你对材料二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的理解。
(3)胜利来之不易,和平任重道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第十款……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材料三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
(1)材料一诗句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 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
材料一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第十款……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材料三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
(1)材料一诗句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 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
2.单选题- (共10题)
3.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
B.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D.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4.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
B.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
D.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
5.
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太平军 |
B.洋务派 |
C.八国联军 |
D.义和团 |
6.
日本人竹野与三郎曾说:“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他所描述场景发生于( )
A.抗日战争期间 |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 |
C.鸦片战争期间 | D.义和团运动期间 |
7.
中共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共以三民主义为基础,进行第一次合作 |
B.大敌当前,国共放下前嫌,合作抗日 |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
D.抗战胜利,中共为和平建国做出让步 |
8.
1936年9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法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该声明有利于(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
C.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9.
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了一场重大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蒋介石专门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据此,你认为此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
10.
2015年12月13日,为第二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 |
B.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D.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
11.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讲话,提出“对于国内任何党派,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诚接纳,……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以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革命之使命。”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表明国民党抗日的决心 |
B.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
C.有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
D.国共两党的抗日路线一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