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一 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不应忘记,英国人到19世纪中叶几乎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利,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应该受到谴责的。
材料二 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
——高第《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怎样的经济政策?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3题)
2.
2018年4月,疑似圆明园被劫掠的青铜器文物“虎蓥(yíng)”(见下图)在英国拍卖,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谴责这一行为。如果虎蓥确系为圆明园文物,它被劫掠应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
3.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条规定:“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
B.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
C.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 |
D.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
4.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
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 |
B.军事技术的落后 |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
D.英国的坚船利炮 |
5.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
B.开放通商口岸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居住及租地权 |
6.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100万银元 |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
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
7.
(题文)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 |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
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
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
8.
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
A.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
B.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C.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 |
D.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 |
9.
右图是江政启《漫画中国史》中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 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开始进入中国沿海
B. 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了进一步的无理要求
C. 鸦片战争是由英、法、美等共同发起的
D. 《南京条约》刺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

A. 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开始进入中国沿海
B. 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了进一步的无理要求
C. 鸦片战争是由英、法、美等共同发起的
D. 《南京条约》刺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
11.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这表明《海国图志》
A.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思想界 |
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C.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
D.是近代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
13.
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为了‘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对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这说明魏源
A.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 |
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 |
C.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 |
D.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