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民解放战争》随堂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198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作为和平谈判代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46年那一次,陈嘉庚先生对我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我们还是满怀诚意地和他谈了,因为人民需要和平,广大人民还不了解蒋介石的假和平骗局。现在我们又和他谈了,但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今天可以说,无论打也好,和也好,我们有信心有力量使它一定能实现……
材料二 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壮大了,由原先的120万人发展到400万人以上,并且蒋介石做了很好的运输大队长,我们的战士有很大一部分是俘虏过来的,后来成为解放军战士。
材料三 这次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中心问题是接受改编和渡江,这是不能妥协的,必须坚持。今天的革命绝不能再如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那样,由于中途妥协而由反动派最后胜利。历史经验证明,革命不能进行到底,则一定失败。
——以上材料均引自北平和谈期间周恩来的演讲
(1)陈嘉庚为什么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
(2)周恩来为什么说“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
(3)和平协定的中心问题为什么是“接受改编和渡江”?
(4)北平和谈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将革命进行到底的?
2.
阅读下列材料: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蒋介石、***等许多中国人曾经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材料一 蒋介石曾先后10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并且是1937年《时代》年度人物,当年《时代》的封面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照。
材料二 ***曾先后12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其中,1949年3月,***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请回答: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分别列为1937年和1949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上述两人在1945年曾进行过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面,简述***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
(3)***和蒋介石公开正面对抗长达半个世纪,列举在1949年前后,毛蒋在军事上斗争的典型事例及其结果。

2.单选题(共12题)

3.
在电影《建国大业》中,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召开。唐国强饰演的***调侃由立平饰演的林彪:“林彪啊,你吃了蒋介石一百多万的军队,怎么还这么瘦啊!”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称赞林彪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所有战役,并消灭敌人一百多万
B.是称赞林彪自参加革命以来一共歼灭敌人一百多万
C.是称赞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指挥有方,歼敌很多
D.是鼓励林彪在渡江战役时再立战功
4.
“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5.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工委的指示,全面变革解放区“三三制”政权形式。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一般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反映出
A.中共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正式形成
C.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
6.
1945年8月底,***等飞赴重庆,国共两党经过艰苦谈判,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国内和平有了根本保证
B.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
C.协定内容没有得到贯彻
D.即《国内和平协定》修正案
7.
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其目的主要都是为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B.在两党政治斗争中争取民心
C.共同商讨国内和平
D.以和谈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8.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
“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A. 挺进大别山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0.
1946年7月,王树声率领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进攻,胜利完成中原突围。中原突围
A.为双十协定的签订奠定军事基础
B.有利于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为推进解放战争保存了有生力量
D.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重点进攻
11.
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下边的漫画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 )
A.封建民主国家
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
C.独裁内战
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
12.
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比十个月前初次发行时增加二十四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最终出现面值一百万元的大钞,但仍不足以应付交易之需。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当时
A.社会通货膨胀严重
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
C.国民经济建设成果显著
D.国统区经济逐渐繁荣
13.
“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1924~1927年
B.1937~1945年
C.1945~1949年
D.1949~1956年
14.
***在一次会议上强调:“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这一主张的贯彻
A.巩固了土地革命战争的社会基础
B.有益于内战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形势需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