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随堂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197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引自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

——摘编自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对近代中国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日军侵华罪行。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是一种中国病——其根本原因是“统治阶层的颓废”,在中国古老政治肌体上引起的综合并发症: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混沌、失衡、无措、衰朽——我称之为“政治植物人综合征”,病症如“眼”科:视野短浅.目光狭窄;“心”“脑”科:思维陈旧,苟且偷安;“精神”科:没有核心价值观,萎靡不振,畏敌如虎;肢体部分如官僚病:自私自利,腐败无度;丈人病:文弱无耻,空谈漫议;军人病:贪污浪费,惜死顾身。其他还有如富贵病贪图安逸享乐的生活;社会病——全民腐败堕落等。
材料二 日本关东军密谋“九一八”事变。对此早有觉察的张学良却电令其部下“此时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本将要求割地赔款,东北万劫不复,宜力避冲突,以公理相周旋。”蒋介石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状态的评价是:“浑浑噩噩,毫无士气。在行动中表现为好歹不识、是非不辨、公私不分。由此,我们的官员虚假伪善,贪婪腐败;我们的人民斗志涣散,对国家利益漠不关心;我们的青年颓废堕落,不负责任……使我们在天灾和外敌入侵面前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以上材料均引自戴旭《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光明日报》2014年11月10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统治阶层的颓废”的主要表现;说明该表现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状态的看法。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张学良、蒋介石“九一八”事变后的对日政策。

2.单选题(共10题)

3.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革命性质的变化
B.革命对象的变化
C.主要矛盾的变化
D.国际形势的变化
4.
《大刀进行曲》如此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促使“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华北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
蒋介石在1937年8月的反省录中写道:“平津沦陷,人民荼毒,至此虽欲不战亦不可得,否则国内必起分崩之祸。与其国内分崩,不如对倭抗战,以倭寇内部之虚弱及其对华之横暴,以理度之,不难制胜也。”反省录中的内容
A.体现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B.说明中日矛盾进一步升级
C.体现了对国共合作的反思
D.表明蒋介石已正式联共抗日
6.
在20世纪中国发生的某次学生运动中,游行队伍打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等口号,这场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国民革命
D.义和团运动
7.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政策是
A.抵抗侵略
B.边打边谈
C.不抵抗政策
D.观望犹豫
8.
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其目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实现团结抗日
C.推翻北洋军阀
D.发展统一战线
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认为:“14年抗战”的提法,……意味着“九一八”以来可歌可泣的壮烈抗战,被认可被还原;……对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是有力回击,……有利于对日本侵略罪行的完整揭露。对于这种看法(“14年抗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强化了对日本侵华罪行的控诉
B.体现了对以东北抗联为代表的抗日力量的尊崇
C.抨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历史观
D.批判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0.
《蒋介石年谱》记载,1933年3月,蒋电张学良,“明日恐不能起飞,而热(河)战紧急,兄须速往承德督战,不必待弟到平,免误战机”,这一电文发出的背景可能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备战日寇
D.“围剿”红军
11.
“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这里的“转变”应是指
A.由反共到与中共再次合作
B.由反共到不再敌视中共
C.放弃了反共、剿共政策
D.承认中共的领导地位
12.
下面为华北地区煤矿资本及产量表(1943年),这反映出
资本关系
资本额(元)
占华北煤矿资本(%)
产量(吨)
占华北煤矿产量(%)
中日合办
130950000
45.11
6554322
32.23
日资独办
159330000
54.89
13779201
67.77
合计
290280000
100
20333523
100
 
A.日本推行“以华制华”方针
B.日本推行“以战养战”的侵华策略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日资完全控制了中国的煤炭产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