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18分)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
材料一:这年8月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来说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
材料二:在时间意义上是一个新年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历史的见证(见图一)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见图二)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假如你要了解近代南京历史,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正确途径有哪些?(任举两例)(6分)
(2)有人指出: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也是屈辱历史的终结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起点”和“终点”分别指什么事件?(6分)
(3)材料二中“民国取代了帝国”发生在哪一年(以公元纪年)?材料三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6分)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
材料一:这年8月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来说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
材料二:在时间意义上是一个新年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历史的见证(见图一)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见图二)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假如你要了解近代南京历史,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正确途径有哪些?(任举两例)(6分)
(2)有人指出: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也是屈辱历史的终结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起点”和“终点”分别指什么事件?(6分)
(3)材料二中“民国取代了帝国”发生在哪一年(以公元纪年)?材料三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6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先后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我们亲爱的战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群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三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
(1)材料一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6分)
(2)材料二中的“双十二的救国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发动者是谁?这次事件的结果如何?(7分)
(3)材料三中“八年抗战”的起止时间?举出两例这八年时间里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著名战役。(6分)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一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先后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我们亲爱的战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群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三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
(1)材料一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6分)
(2)材料二中的“双十二的救国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发动者是谁?这次事件的结果如何?(7分)
(3)材料三中“八年抗战”的起止时间?举出两例这八年时间里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著名战役。(6分)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选择题- (共33题)
3.
“今大皇帝(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与这段史料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4.
2011年6月是国家《关于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首个“全民禁毒宣传月”,6月3日各地纷纷举办活动,某校八年级某班同学举行了《林则徐生平事迹展览》活动,下列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收复台湾 | B.虎门销烟 | C.收复新疆 | D.抗击八国联军 |
8.
某同学的课堂笔记写道:“发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这场以农民为主体的运动,采取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王朝 。”反映了这位同学最有可能学习的内容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东交民巷战斗 |
9.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下图是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废墟,见证了当年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他们的这一罪行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中日战争期间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12.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是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写照,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条约内容的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20.如图,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请你找出格纸中所有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有{#blank#}1{#/blank#}个,它们分别是{#blank#}2{#/blank#}.
23.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此次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B.为维新变法拉开了序幕 |
C.标志着列强开始入侵中国 |
D.标志中国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 |
25.
在《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井冈山被认为 “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中共诞生的地方 |
B.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C.中共以此开始武装斗争 |
D.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
26.
2012年元旦某中学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感受长征”的文艺汇演,以下几个历史场景,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巧渡金沙江 ②甘肃会宁大会师
③强渡大渡河 ④召开遵义会议
①巧渡金沙江 ②甘肃会宁大会师
③强渡大渡河 ④召开遵义会议
A.①②③④ | B.④①③② | C.①③④② | D.②①④③ |
29.
在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词中“最危险的时候”是在( )
A.维新变法时期 |
B.北伐战争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30.
***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看了下面这幅图片,你认为***谈论的是


A.重庆谈判 | B.中共“七大” | C.日本投降 | D.三大战役 |
32.
某班同学对“近代社会生活”很感兴趣,展开讨论,以下社会生活场景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很多人喜欢照相和看电影
②有人喜欢乘坐轮船、火车等外出旅行
③用手机、玩电脑成为时尚
④穿西装、大褂长袍、旗袍等流行
①很多人喜欢照相和看电影
②有人喜欢乘坐轮船、火车等外出旅行
③用手机、玩电脑成为时尚
④穿西装、大褂长袍、旗袍等流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