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96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3/28

1.简答题(共1题)

1.
(题文)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你认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在南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
(3)请你列举南京“见证近代中国饱受劫难”的一个典型历史事件。
(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的标志是什么?

2.综合题(共1题)

2.
材料: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从材料中概括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5分)
(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是什么? (2分)
(4)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2分)

3.选择题(共17题)

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

阅读表格,判断正误。

5.

阅读表格,判断正误。

6.

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答语。

① What time is it?{#blank#}1{#/blank#}                   A. Yes. you can.

② Can I go outside now? {#blank#}2{#/blank#}       B. OK.

③ Have some lunch.  {#blank#}3{#/blank#}             C. It's 10:00.

7.
《辛丑条约》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原因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了
A.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B.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C.清政府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的威胁
D.清政府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8.
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③变革政治制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9.

 What time is it?

 {#blank#}1{#/blank#}(5 o'clock,go home)

10.

 What time is it?

 {#blank#}1{#/blank#}(5 o'clock,go home)

11.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洋务运动
12.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的主题,下列哪次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中共一大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二大D.遵义会议
1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15.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武昌起义B.西安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攻占“总统府”
16.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爷爷奶奶得到两张参观科技馆的票子,因眼睛老花,看不清票子背面的参观须知,请你根据下列图中的相关信息,告诉爷爷奶奶参观前要注意的三点事项。要求表达合理、简洁、得体,字数在70字左右。
17.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渡江战役B.百团大战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三大战役开始
18.
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大决战不包括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9.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

    粤西韦广为御史归,贫甚,居荒村。故人按部,广意其必来访,无所得馔,自渔于江。故人至,驺从既过,广登岸即,逾后垣入,衣冠肃客,客曰:“公何汗流渍发?”广曰:“适在近村,闻公至,竭蹶趋迎故耳!”左右窃笑曰:“绝似江中打渔人。”

    郑余庆极清俭。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众皆惊讶,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闲话移时,众腹己枵。余庆呼左右曰:“分付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众相,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下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又尝与客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就地取食之。

(节选自冯梦龙《古今笑·贫俭部》)

【注】①子犹:冯梦龙,明代文学家,著有《古今小说》等。②馔(zhuàn):饮食;③驺(zōu):掌管车马的人;④枵(xiāo):饥肠辘辘;⑤缘:边缘;⑥舂爨(chōnɡcuàn):舂米做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