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下期第二次质测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90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4/5/2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将1917到1921这五年笼统称作“五四时代”,并划为两阶段:“在第一阶段,一些新起的知识分子全力以他们的思想来感召学生和青年。在第二阶段,学生们便成为主力,发动对中国某些传统和守旧主义的全面攻击。于是活动范围超出纯粹思想界以外。”
材料二 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是:“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材料三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的“第一个阶段”指的是哪一史实?材料一“在第一阶段,一些新起的知识分子全力以他们的思想来感召学生和青年”。他们的思想指的是什么思想?材料一中“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史实说明五四运动是如何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的?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三中五四运动是20世纪“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
(4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说: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鄢么,历史在哪里呢?请根据描述,各举出一例史实(请用古代史史实)。
(1)历史在记忆里,人们编撰著述,就是为了以古鉴今。(1分)
(2)历史在古迹里,人们可以通过冰冷的物体寻找通往古代的痕迹。(1分)
(3)历史在科技里,人们可以通过发明创新,去探索人类社会独一无二的创造力。(1分)
(4)历史在思想里,人们可以通过哲学淙教去寻找社会真理。(1分)
3.
(7分)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了解法国、研究法国是更好推动中法关系健康发展的需要。请阅读以下关于法国的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①1734年伏尔泰正式发表他第一部哲学和政治学专著《哲学通信》
②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③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④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
⑤1939年二战爆发
⑥1940年法国成为德军占领区
⑦1967年与其它五国成立欧洲共同体
(1)在以上大事年表中有哪些事件体现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观点(只写序号即可)?(1分)并请具体说明。(1分)
(2)大事年表中的第④个事件和第⑤个事件有什么内在联系?(1分)以上大事年表还缺失一些法国的重大事件,请你再补充一例。(1分)
(3)大事年表中的第⑦个事件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这种趋势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选择题(共22题)

4.
“中国政府……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引自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文件》)。”后来英国借此得到的“赔偿”不包括()
A.赔偿英国2100万元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允许英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5.下图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6.
陈旭麓认为甲午战争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种“亟变”不包括【 】
A.改变现存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B.实业救国
C.宣传马克思主义D.引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
7.
兴中会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两相比较,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增加了
A.民族革命内容
B.民主革命内容
C.民权革命内容
D.民生革命内容
8.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帆,引航的帆,啊……”对于歌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七月南湖”召开的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在“南湖”的“红船”上决定创建人民军队
C.“云将收,雾将散”意为国共合作,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D.“引航的帆”喻意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9.利用气球进行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下列相关解释中错误的是(   )

10.利用气球进行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下列相关解释中错误的是(   )

11.利用气球进行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下列相关解释中错误的是(   )

12.
在一次专题学习中,刘杰同学将该学习专题概述为: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它是星星之火,但很快就会形成燎原之势。如果需要你再补充内容,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
A.它启发了知识界去追求先进,也打击了顽固势力
B.它是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它是爱国青年奔走呼号,不怕流血牺牲,追求探索真理的写照
D.它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13.
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回顾这段历史进程,老师制作了下表,并列举标志性史实如下: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开国大典的举行④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表中示例,将标志性史实与历史进程匹配正确的是( )
历史进程
新中国诞生
发出中国声音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一国两制实施
标志性史实

 
 
 
 
A.②①④B.①②④
C.②④①D.④②①
14.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同学们提出的四个观点: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③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人步行的速度更快;④假如没有了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其中合理的是(   )
15.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某校进行邓小平事迹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
16.溧水城区推行公共自行车免费使用政策,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7.溧水城区推行公共自行车免费使用政策,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8.
“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对原来僵化的农业经济体制实行了自我完善,使之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新型的农业体制”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创造”是指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D.率先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19.
1837—1901年被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是他们认为的巅峰时期,下面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使资产阶级的统治更加巩固B.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扩张开始进入亚洲D.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0.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8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的密度是(  )
21.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8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的密度是(  )
22.
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这“两个伟大的民族”“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的时代背景是【 】
A.资本主义的兴起B.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确立
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D.两极格局的形成
23.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24.
二战后,西方各国国家干预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要探究资本主义体制“自我扬弃”的过程,下列最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国家工业复兴法》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25.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