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相继罢工。——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运动是?
(2)材料二口号中的“国贼”主要指哪些人?
(3)材料三中“中国工人”代表的是什么阶级的运动?这体现了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问这场运动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材料一1919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相继罢工。——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运动是?
(2)材料二口号中的“国贼”主要指哪些人?
(3)材料三中“中国工人”代表的是什么阶级的运动?这体现了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问这场运动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探索过程,有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入的过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时期,英、法等国家在我国发动了几次侵华战争?(6分)
⑵材料二中“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探索过程,主要是指哪三个事件。(6分)
⑶材料三中“抗日战争”是指的哪一次事件?(提示:与日本有关,2分)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探索过程,有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入的过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时期,英、法等国家在我国发动了几次侵华战争?(6分)
⑵材料二中“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探索过程,主要是指哪三个事件。(6分)
⑶材料三中“抗日战争”是指的哪一次事件?(提示:与日本有关,2分)
2.选择题- (共7题)
3.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 B.香港岛 |
C.台湾 | D.辽东半岛 |
6.
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探讨“鸦片战争是否为近代史的开端”的辩论赛,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同学叙述是否正确( )
A.甲同学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使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市场,在中国的社会性质上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
B.乙同学说:“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只是西方对中国牟取暴利的一种方式罢了。” |
C.丙同学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使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使许多封建迷信的中国人,开始追溯西方先进的文化。” |
D.丁同学说:“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更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矛盾。” |
7.
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