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2017-2018学年上八年级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85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怎样评价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材料三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3)据材料三指出, “这一个世纪” 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2.
材料:“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请回答:(1)这句话是谁说的?
(2)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这句话的?
(3)这句话反映了他什么样的主张?
(4)他为了实现这一主张,都进行了哪些活动?

2.选择题(共8题)

3.
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居胜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
A.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4.
   )
A.康有为、梁启超B.李大钊、胡适
C.李鸿章、张之洞D.曾国藩、奕
5.
5月28日,“湖湘文化十杰评选高峰论坛”在岳麓书院隆重举行。著名学者郑佳明表示,他个人最为钦服的湖湘历史文化名人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近代维新志士
A.黄兴
B.左宗棠
C.曾国藩
D.谭嗣同
6.
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A. 拒和     B. 迁都 C. 变法 D. 革命
7.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
A.强学会的建立B.“公车上书”
C.《定国是诏》的颁布D.保国会的建立
8.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关系形成的“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

9.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10.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