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80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2/13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之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6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这一主张是通过什么事件实现的?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2分)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3分)

2.选择题(共18题)

2.
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 ( )
A.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巩固了封建统治
B.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他领导的禁烟运动表明了中国人反抗外侮的坚强决心
3.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
A.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B.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D.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4.
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5.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6.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7.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8.
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
一位国民党老兵通过厦金航线从台湾返回家乡泉州参加母校校庆,他的母校建于公元1927年,也就是中华民国( )
A.14年B.15年C.16年D.17年
10.
判断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共同理由是(  )
A.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都被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篡夺了革命 成果
C.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革命
D.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1.
民国八年,在《申报》上可能会看到下面哪一则消息?
A.《新青年》创刊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D.武昌起义
12.
(题文)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关键在于( )
A.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B.解决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C.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
D.实现了工农群众的联合斗争
13.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一战的推动
B.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之间矛盾的加深
C.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4.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用暑假重走长征路,实地考察革命时期中央红军的历史足迹。请你为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会宁B.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
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会宁D.会宁→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15.
日本侵略军在柳条湖制造事端发动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为了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B.中国军人炸毁了柳条湖铁路
C.日本失去了对华东地区的控制D.东北军没有满足日本的侵略要求
16.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的最主要的原因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国民党内部矛盾尖锐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D.张学良、杨虎城可以说服蒋介石进行抗日
17.
下列对“七七事变”前的形势说明,正确的是
A.日军已对北平形成了合围之势
B.东北三省已经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扩张的后方基地
C.华北地区大部分已经被日军控制
D.西安事变的发生给日本帝国主义创造了进攻华北的机会
18.
南京大屠杀集中反映了( )
A.国家利益的尖锐冲突B.法西斯的残暴C.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D.战争的破坏性
19.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①是多方协商的结果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