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城区刘仲莹中学(五四制)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0175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怎样评价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材料三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3)据材料三指出, “这一个世纪” 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2.
目:根据要求,探究下列各题:
材料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1)材料一中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材料二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是哪一军事行动?
(2)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哪一年?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把它概括出来。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是如何解决的?当时起调停作用的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
(同仇敌忾)
***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以及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抗战的一次战役。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5)请问这三大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6)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2.选择题(共40题)

4.
我们尊林则徐为中华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派兵从外国人手中收复了台湾
B.主持了禁烟运动
C.率军抵抗英军进攻吴淞炮台
D.领导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5.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遭受西方国家侵略
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
D.民族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6.

1964年,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下列图片中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7.
辛亥革命后,在公共场合你应该如何称呼一位男士才能体现出你对他的尊重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公子
8.
观察下图,这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一处清朝皇家园林残迹。该园林惨遭“灭顶之凶劫”是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事业成就斐然

10.
19世纪70年代中期,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并收复新疆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11.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2.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盲目排外
13.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万国公报》的创办
B.公车上书
C.维新团体的形成
D.强学会的成立
14.

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根据内容填写领导这三次巨变的伟人:

15.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其具体体现为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懈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台湾和大陆往来的图片

1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懈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台湾和大陆往来的图片

18.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A.民主和科学
B.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C.民主和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19.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通过了《巴黎协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
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是在一条游船中进行的,你知道这条游船现在停泊在哪吗?
A.江苏无锡太湖
B.浙江杭州西湖
C.浙江嘉兴南湖
D.北京昆明湖
21.
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和进步口号,其中最能揭示五四运动内容和性质的是
A.“打倒帝国主义”
B.“一切权力归农会”
C.“劳工阶级万岁”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23.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
B.福建、江西
C.广东、广西
D.河南、河北
24.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广州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25.
***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应该是
A.上海B.南昌C.庐山D.井冈山
26.已知某企业原有员工2000人,每人每年可为企业创利润3.5万元.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该企业实施“优化重组,分流增效”的策略,分流出一部分员工待岗.为维护生产稳定,该企业决定待岗人数不超越原有员工的5%,并且每年给每位待岗员工发放生活补贴0.5万元.据评估,当待岗员工人数x不超过原有员工的1%时,留岗员工每人每年可为企业多创利润(1﹣ {#mathml#}81100x{#/mathml#} ))万元;当待岗员工人数x超越原有员工的1%时,留岗员工每人每年可为企业多创利润0.9595万元.为使企业年利润最大,应安排多少员工待岗?
27.已知某企业原有员工2000人,每人每年可为企业创利润3.5万元.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该企业实施“优化重组,分流增效”的策略,分流出一部分员工待岗.为维护生产稳定,该企业决定待岗人数不超越原有员工的5%,并且每年给每位待岗员工发放生活补贴0.5万元.据评估,当待岗员工人数x不超过原有员工的1%时,留岗员工每人每年可为企业多创利润(1﹣ {#mathml#}81100x{#/mathml#} ))万元;当待岗员工人数x超越原有员工的1%时,留岗员工每人每年可为企业多创利润0.9595万元.为使企业年利润最大,应安排多少员工待岗?
28.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广州起义C.红军长征的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9.

如图,直角梯形AOCD的边OC在x轴上,O为坐标原点,CD垂直于x轴,D(5,4),AD=2.若动点E、F同时从点O出发,E点沿折线OA→AD→DC运动,到达C点时停止;F点沿OC运动,到达C点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E运动x秒时,△EOF的面积为y(平方单位),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30.

如图,直角梯形AOCD的边OC在x轴上,O为坐标原点,CD垂直于x轴,D(5,4),AD=2.若动点E、F同时从点O出发,E点沿折线OA→AD→DC运动,到达C点时停止;F点沿OC运动,到达C点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E运动x秒时,△EOF的面积为y(平方单位),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31.
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32.
1945年***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主要目的
A.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B.抗议国民党抢夺抗日胜利果实的行为
C.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D.迫使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33.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34.如图,∠ADC={#blank#}1{#/blank#}°.

35.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彻底的反帝爱国斗争胜利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36.
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被誉为“战略决战第一战”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7.先化简,再求值:|﹣2|﹣( {#mathml#}3{#/mathml#} ﹣π)0+tan45°+( {#mathml#}14{#/mathml#} )﹣1
38.先化简,再求值:|﹣2|﹣( {#mathml#}3{#/mathml#} ﹣π)0+tan45°+( {#mathml#}14{#/mathml#} )﹣1
39.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魏源──《海国图志》
B.詹天佑──京张铁路
C.鲁迅──《狂人日记》
D.聂耳──《黄河大合唱》
40.
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是
A.魏源
B.严复
C.鲁迅
D.郭沫若
41.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实业,但他的纱厂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述正确的是
A.张謇舍本求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
B.张謇作为一个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
C.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办艰难
D.“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42.某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决定开设A:篮球、B:乒乓球、C:踢毽子、D:跑步四种活动项目.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活动项目(每人只选取一种),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成如甲、乙所示的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43.
下面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代表中国近代先进的生产力
B.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一战后进入“黄金时代”
D.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4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