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云南腾冲北海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71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13

1.综合题(共4题)

1.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工农红军长征展开“主题学习活动”。(10分)
(1)根据上题,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2分)
(2)红军长征途经了许多地点,,还在一个地方召开了长征途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请问:会议的名称是什么?(2分)它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3分)
(3)请联系自己,谈谈怎样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3分)
2.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 期
时间
标志
影响
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1924~
1927
1924.1 国民党
“一大”的召开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战争
1927~
1937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7~
1945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光复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
1949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
(2)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2分)列举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4分)
(3)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及产生的影响等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2分)
3.
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社会的中国历史,始终贯彻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使中国重新获得独立。同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走上了探索救国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1)写出下列各阶层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提示:按序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0分)。
①地主阶级: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
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或知识分子):
⑤中国共产党:
(2)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哪次战争?(2分)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4.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14分)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决定购买原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引发中日冲突。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1)材料中“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被日方占领的背景是什么?(包括时间、事件及条约,6分)
(2)近代卢沟桥之所以世人皆知,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4分)
(3)为什么文中说“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4分)

2.选择题(共8题)

5.
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过程解读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新民民主主义发展的历程D.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6.
下图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焚烧的圆明园残迹。抢劫并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八国联军B.德法联军C.英法联军D.美俄联军
7.
2011年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60周年。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的地点是在()
A.上海青浦B.江苏南京
C.广西金田D.浙江慈溪
8.
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9.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强学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光复会
10.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D.民族、民生
11.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是主要参与者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
12.
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场大型的纪念活动,该活动从瑞金出发,途径遵义等地,最终到达了陕北。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北伐战争D.红军长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