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
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材料二:“我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我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
──鲁迅
请回答:
(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4分)
(2)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具体地说,“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4分)
(3)三大发明在中国遭到冷遇甚至来搞封建迷信,在西方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于相同的科学技术却带来不同的命运,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的看法。(4分)
材料一、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
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材料二:“我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我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
──鲁迅
请回答:
(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4分)
(2)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具体地说,“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4分)
(3)三大发明在中国遭到冷遇甚至来搞封建迷信,在西方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于相同的科学技术却带来不同的命运,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的看法。(4分)
2.
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向其它同学展示了四幅选自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

他们提出挑战,请其他组同学派出一个代表,上台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能顺利完成这场挑战吗?
(1)首先,他们要求同学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图1:
图2:
图3:
图4:
(2)接着,他们要求上台的代表任选一幅图,然后说出图中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你会选哪一幅呢?(请注明你选择的人物,再作答)
(3)最后,他们请每个组的代表说出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请你也按以下提示,选出其中一组进行简要说明。(提示:图1与图2;图2与图3;图3与图4)

他们提出挑战,请其他组同学派出一个代表,上台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能顺利完成这场挑战吗?
(1)首先,他们要求同学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图1:
图2:
图3:
图4:
(2)接着,他们要求上台的代表任选一幅图,然后说出图中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你会选哪一幅呢?(请注明你选择的人物,再作答)
(3)最后,他们请每个组的代表说出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请你也按以下提示,选出其中一组进行简要说明。(提示:图1与图2;图2与图3;图3与图4)
3.
材料一:假若我们回溯一下历史, 那么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几乎是日本的 ,要不是1853年美国少将柏利的“第一艘黑船”撞开了德川幕府时代的锁国之关,恐怕一直到现在还要逗留 “石器时代和神话时代”,还不会维新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料》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化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 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
--《日本政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4分)
(2)材料中的"维新"指什么大事?(1分)其性质如何?(2分)
(3)材料二表明日本对西方文明的主张是什么?(1分)明治维新中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主张?(2分)
(4)19世纪末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1分)
(5)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飞跃分别是指什么?结合近代史上日本经济的两次飞速发展,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感受。(4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料》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化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 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
--《日本政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4分)
(2)材料中的"维新"指什么大事?(1分)其性质如何?(2分)
(3)材料二表明日本对西方文明的主张是什么?(1分)明治维新中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主张?(2分)
(4)19世纪末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1分)
(5)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飞跃分别是指什么?结合近代史上日本经济的两次飞速发展,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感受。(4分)
2.选择题- (共13题)
4.
“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5.
下列大河流域都曾出现过一些奴隶制国家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1)黄河流域 (2)印度河流域 (3)尼罗河流域 (4)两河流域
(1)黄河流域 (2)印度河流域 (3)尼罗河流域 (4)两河流域
A.(3)(4)(2)(1) | B.(1)(2)(3)(4) |
C.(3)(1)(2)(4) | D.(1)(4)(3)(2) |
6.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1)军事征服,疆域辽阔 (2)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3)民主政权达到极盛 (4)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1)军事征服,疆域辽阔 (2)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3)民主政权达到极盛 (4)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A.(1)(2) | B.(1)(3) | C.(3)(4) | D.(2)(4) |
7.
古希腊文明丰富多彩。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一次“古代希腊——西方文明之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以下属于本次探究主题的是( )
(1)杠杆定律 (2)阿拉伯数字 (3)麦加清真寺 (4)《俄狄浦斯王》
(1)杠杆定律 (2)阿拉伯数字 (3)麦加清真寺 (4)《俄狄浦斯王》
A.(1)(2) | B.(2)(3) |
C.(1)(4) | D.(3)(4) |
9.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这句话出自一部再现古希腊社会图景的不朽世界文学名作,这部名作是( )
A.《哈姆雷特》 | B.《天方夜潭》 |
C.《荷马史诗》 | D.《战争与和平》 |
11.
工业革命之初,在英国某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然而到1809年却发展到64家,1830年99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出现 |
B.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
C.铁路大规模兴建 |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
14.
卸任不久的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黑人在美国历史上地位十分低下,绝大部分是奴隶出身,黑人奴隶得到解放得益于哪次战争 ( )
A.美国独立战争 | B.美国南北战争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15.
“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 | B.俄国十月革命 |
C.日本明治维新 | D.俄国l861年改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