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河南焦作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6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8/13

1.综合题(共5题)

1.
(8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请回答: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请按照时间顺序列出。(4分)
(2)材料二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3分)
“自强”指
“变法”指
“革命”指
(3)据材料三,中国社会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1分)
2.
(5分)阅读下列材料
清政府派***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2分)
(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
(3)你对材料反映的旧中国屈辱外交历史有何感想?(1分)
3.
(8分)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2)抗日战争中,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大意义?(1分)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按先后顺序列举战略大决战时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三大战役。(3分)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列举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1分)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 ,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1分)
【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6)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1分)
4.
(5分)根据下边简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填出简图中A、B、C、D代表的事件?(4分)
(2)简图中的D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1分)
5.
(4分)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打开,从此开始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进程。但同时,西方的近代文明也被带到了中国,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以下图片,请你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1)交通:
(2)通信:
(3)文化生活:     
(4)社会习俗:    _

2.选择题(共10题)

6.
福州涌现了邓世昌、严复、詹天佑、林则徐等一批中国近代杰出人才,如果请你撰写一位英才的小传,以下链接正确的是(    )
A.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卫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为国捐躯
B.严复——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的译著《天演论》影响巨大,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詹天佑——主持修建了唐胥铁路,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D.林则徐——著名的民族英雄,在虎门大战中壮烈牺牲
7.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We arrived at the park in early morning.(对划线部分提问)

{#blank#}1{#/blank#} {#blank#}2{#/blank#}you{#blank#}3{#/blank#}at the park?

9.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局面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10.
下列与孙中山革命活动不相关的是( )
A.提出三民主义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D.成立中国同盟会
11.
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是一项是
A.阵地B.旗帜
C.代表人物D.影响
12.一块氡222放在天平的左盘时,需要天平的右盘加444g砝码,天平才能处于平衡,氡222发生α衰变,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欲使天平再次平衡,应从右盘中取出的砝码为(  )
13.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发生最早的是( )
A.遵义会议B.吴起镇会师
C.会宁会师D.爬雪山、过草地
14.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  )
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②激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视
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5.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  )
A.青化砭战役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D.台儿庄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