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南通搬经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6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10/19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
材料二: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1)郑观应的诗描述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为“东沟、致远”加个注释(3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4分)
(3)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牺牲毫无意义,你的看法是什么呢?(3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1898年我国中文报刊统计
时间
报刊总数(种)
华人创办报刊数(种)
华人创办报刊数比例
1895
7
3
43%
1898
47
39
83%
材料二:1895年春,梁启超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1898年,梁启超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1)19世纪晚期,华人创办报刊数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变法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至少3点,3分)
(3)比较洋务运动和该历史运动在学习西方内容方面的侧重点(4分)

2.选择题(共15题)

3.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瑷珲条约》
5.
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德国侵占胶州湾B.甲午战争清朝失败
C.《马关条约》的签订D.义和团运动爆发
6.
致远舰管带______(人名)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与战舰共存亡(    )
A.林则徐B.关天培 C.丁汝昌D.邓世昌
7.
流行词汇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和平、民主”最有可能流行于(    )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重庆谈判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
8.
秋收起义的领导人(    )
A.周恩来B.朱德C.叶挺D.***
9.
中共一大后,党的任务是(   )
A.制订革命纲领 B.领导工人运动
C.领导农民运动D.开展武装斗争
10.
为北伐战争提供大批军事人才的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
C.福州船政学堂D.黄埔军校
11.
国共两党联合起来,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开展了(    )
A.新文化运动 B.重庆谈判
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12.
1937年7月7日发生的事变是(    )
A.七七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西安事变D.洋务运动
13.
1946年,蒋介石向______(地区)发动战争(    )
A.中原解放区B.华东解放区
C.华北解放区D.东北解放区
14.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八一三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平津沦陷
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
15.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三次大决战,三大战役包括(    )
①淮海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辽沈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6.
鲁迅先生写的白话文小说是()
A.《愚公移山》B.《屈原》
C.《狂人日记》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7.
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出现在近代的交通、通讯工具是(    )
A.E-mailB.轮船C.火车D.电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