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098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科技与战争是人类重要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1)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并用20世纪初的史实加以印证。
材料二1945年12月10日,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赢得战争不等于赢得和平》的演讲,表达了科学家的道义责任。他说:“今天,参加过研制这种历史上最可怕、最危险的武器的物理学家,不说是犯罪,也是被同样的责任感所烦恼……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
爱因斯坦(针对核问题)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
(2)爱因斯坦对待核问题的态度前后貌似矛盾,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据此评价爱因斯坦。
材料三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部分武器

(3)根据以上图片,分析海湾战争的特点及对中国国防建设的影响。

2.单选题(共18题)

2.
德国在1879年开始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1892年,法国采取了高关税率政策;正在迅速工业化的美国则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实行保护关税政策。这体现了(  )
A.新自由主义的开端B.自由主义的逐渐衰落
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D.重商主义的迅速普及
3.
据统计,美国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这反映了美国
A.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
B.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C.公司规模扩大
D.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
4.
观察下图表,其中乙国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5.
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898年,刚组建8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两大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组织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6.
技术革新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下列历史现象中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是
A.人们倍感城市污染的压抑,周末开着汽车到城外休闲郊游
B.圣诞节期间,邮电所因人们通过电话互致问候而收入倍增
C.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有钱人开始乘坐火车长途旅行
D.到电影院看电影成为青年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时尚
7.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时间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A.英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B.法国工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C.德国经济跃居欧洲首位D.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8.
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了变化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9.
《全球通史》曾经这样形容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下列发明属于“定制”的是
A.珍妮纺纱机
B.电灯
C.汽船
D.蒸汽机车
10.
某经济学家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转入现代增长模式”主要是指
A.以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手段
B.利用殖民扩张发展经济
C.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经济
D.依赖世界市场发展经济
11.
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
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
12.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13.
表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4.
历史学家统计了英国1700年到1959年城市化发展进程,对下面曲线图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18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20世纪初期发展最为迅速
B.20世纪30年代达到较高水平,此后发展较为迅速
C.城市化发展较为迅速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D.英国大量向海外移民导致了农村人口减少
15.
(题文)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过程。图1到图2转变中的新因素有()

①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 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③钢铁化工领域内的技术革命     ④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17.
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者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
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
B.民主体制的普通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人民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18.
下图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一张1899年手绘草图。根据其设计原理发明的交通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该草图的作者应是()
A.史蒂芬孙B.莱特兄弟C.福特D.富尔顿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泰罗制。20世纪初,泰罗制被广泛推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科学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B.泰罗制的推广促使美国经济进入“大企业”时代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的扩大催生了科学管理体系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营者革命”的出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