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材料一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6分)
(2)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4分)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K^S*5U.C#O%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从两次改革的成效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情景一:
1674年,康熙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铸造便于携带的轻巧大炮,亲临卢沟桥炮场检验,赞扬“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所造350门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神威。为嘉奖南怀仁,康熙封他工部侍郎。
情景二: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
① 滇平 | ②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 ③瀚海 |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襟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
观察以上两个情景,回答以下问题:
(1)情景一所列举的史实是要说明什么观点?
(2)参照情景一,请为情景二拟定一个主题。
(3)根据这些诗词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三首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4)通过以上两个情景,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角度,评价康熙帝的贡献。
2.单选题- (共19题)
A.专制主义强化 | B.商品经济发展 | C.拜金主义盛行 | D.轻商思想淡化 |
A.发明水力织布机 |
B.改良了蒸汽机 |
C.研制成了发电机 |
D.发明了内燃机 |
项目 | 含义 | 目的 | 本质 | 地位 |
内容 | 人的思考、判断 | 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 资产阶级民主科学 | 启蒙运动的旗帜 |
方法 | 人的思考一一怎样思考(科学)一一思考什么(人的权利) |
A.人文主义 | B.民主主义 | C.理性主义 | D.人权主义 |

A.理性在艺术造型中的体现 | B.人体在艺术造型中的美化 |
C.人性在艺术造型中的觉醒 | D.艺术开始由世俗走向神坛 |
A.构建资本主义制度 | B.重走文艺复兴之路 |
C.反对私有制 | D.追求生活享受 |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
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
D.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
A.以反袁世凯复辟帝制为己任 | B.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
C.是一个广泛的民主革命联盟 | D.提出了“节制资本”革命主张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③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旗帜 ④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 |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自由讨论 |
C.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 D.可以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斗争的自由 |
①先进的社会制度的保障 ②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③中国科学院的成立
④科学家们的努力 ⑤自主创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⑥ 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撑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
A.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
B.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繁,动乱不已 |
C.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D.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精神追求 |
A.观赏凡·高的作品《向日葵》 | B.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
C.观看卓别林的电影作品 | D.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 |
3.选择题- (共14题)
青藏铁路通车后,进藏游客大幅度增加。假如你有机会去西藏旅游,在饱览奇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士人情时,你还应该注意( )
①尊重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 ②尊重当地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尊重当地民族的宗教信仰 ④不购买当地特产
39÷13=3, {#blank#}1{#/blank#}是{#blank#}2{#/blank#}的倍数,{#blank#}3{#/blank#}是{#blank#}4{#/blank#}的因数。
在26、12和13这三个数中,{#blank#}1{#/blank#}是{#blank#}2{#/blank#}的倍数,{#blank#}3{#/blank#}是{#blank#}4{#/blank#}的因数。
精彩大放送。
①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blank#}1{#/blank#}当个{#blank#}2{#/blank#}。”
②池塘里的{#blank#}3{#/blank#}说:“我能当个{#blank#}4{#/blank#}。”
③荷叶上的{#blank#}5{#/blank#}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精彩大放送。
①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blank#}1{#/blank#}当个{#blank#}2{#/blank#}。”
②池塘里的{#blank#}3{#/blank#}说:“我能当个{#blank#}4{#/blank#}。”
③荷叶上的{#blank#}5{#/blank#}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