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根据图片及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

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时代》首次给西方人介绍的周恩来,在政治上策划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
材料二 发表于1954年3月10日。

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周恩来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和“目露凶光”的青龙。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
材料三 发表于1971年11月8日。

标题为“中国人来了”。
封面文章写到:“当意气风发的***在1949年发表他著名的演讲,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他的助手向地处纽约的年轻的联合国发了一封电报,要求联合国驱逐由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国政府……而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根据材料四分析“尼克松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有何意义?
材料四 发表于1972年3月6日。标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时代》封面像一副不太规则的四格画:尼克松分别与***,周恩来会谈;尼克松与夫人一起游览长城,观看中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把这几个画面巧妙分割开的正好是一个黑色的“友”字。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研究时应注意什么?
材料一 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

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时代》首次给西方人介绍的周恩来,在政治上策划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
材料二 发表于1954年3月10日。

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周恩来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和“目露凶光”的青龙。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
材料三 发表于1971年11月8日。

标题为“中国人来了”。
封面文章写到:“当意气风发的***在1949年发表他著名的演讲,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他的助手向地处纽约的年轻的联合国发了一封电报,要求联合国驱逐由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国政府……而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根据材料四分析“尼克松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有何意义?
材料四 发表于1972年3月6日。标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时代》封面像一副不太规则的四格画:尼克松分别与***,周恩来会谈;尼克松与夫人一起游览长城,观看中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把这几个画面巧妙分割开的正好是一个黑色的“友”字。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研究时应注意什么?
2.单选题- (共12题)
2.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一个立宪君主的意见如遭作为立法机构的两院的反对,他就不能进行统治,这在欧洲已成定论。但是大家知道,美国有好几位总统曾在立法机构失去多数,但并未被迫放弃权力,也未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灾难。”由此可以判断
A.美国的民主制度优于欧洲的立宪君主制 |
B.立宪君主制度只能给社会带来灾难 |
C.美国总统的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是独立的 |
D.只有总统制才能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
3.
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这个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4.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
5.
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6.
《武汉会战目的方针与策略指导》指出:“以目前国际形势观察,自力更生仍为我政略上最高原则,基于此而产生之作战指导方针,亦即持久战与消耗战。”由此判断
A.中国共产党坚持持久战与人民战争路线 | B.国民政府曾期待国际力量援助 |
C.中国反法西斯战场自始至终都是独立的 | D.国民政府仍坚持片面抗战路线 |
7.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 |
B.淞沪会战 |
C.渡江战役 |
D.百团大战 |
8.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是指
A.皖南事变 | B.跃进大别山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9.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10.
2017.8.7“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为主题“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会召开。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纪念
①开创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②促进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开创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②促进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1.
《人民日报》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1949年9月30日头版特大粗黑标题报道:“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下列对此报道分析正确的是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
B.规定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
C.仿效英国大宪章,体现主权在民思想 |
D.“人民大宪章”的提法反映了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 |
12.
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A.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13.
2017年6月8-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7次会议在阿斯塔纳举行。这次会议中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以下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合作程度低,属于松散性的论坛性组织 |
B.该组织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
C.其以大国首先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 |
D.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维护世界和平 |
3.选择题- (共3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和“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在太空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均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