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屈辱沧桑】
材料一仔细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革命风潮】
材料二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孙中山陵寝设计的背后秘密》
【独立自主】
材料三***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壮丽篇章】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1)上面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组织创立、指导思想、革命结果等方面的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国初期,***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4)改革开放后,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科学理论是什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屈辱沧桑】
材料一仔细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革命风潮】
材料二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孙中山陵寝设计的背后秘密》
【独立自主】
材料三***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壮丽篇章】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1)上面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组织创立、指导思想、革命结果等方面的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国初期,***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4)改革开放后,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科学理论是什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2.选择题- (共21题)
2.
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
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
3.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 |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
6.
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A.大陆确立“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的对台政策 |
B.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
C.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交往 |
D.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 |
7.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
①综合国力的体现②“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③既尊重了历史,又尊重了现实④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①综合国力的体现②“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③既尊重了历史,又尊重了现实④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8.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它成功运用在哪些实践中?
①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①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17.
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