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999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4/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宜布.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创,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二  “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山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鲁门总统的主要观点.为此美国在欧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冷战”留下的“伤痕遗产”有哪些?为消除“冷战”的“伤痕”你认为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共9题)

2.
美国独立战争后最初实行“邦联制”,这种制度被被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松散的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
A.两党制B.三权分立
C.联邦制D.民主共和制
3.
有学者认为:“新德意志帝国树立之政治制度,……表面上帝国政治受国民代表之支配,但实际上,则制宪者之设计至巧,将实权保留于上流阶层,而拥戴一个独裁君主。”该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 )
A.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B.政治权力由帝国议会掌控
C.共和派和保皇派势力相当
D.容克贵族占主导,资产阶级次之
4.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在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里说的是
A. 鸦片故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5.
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 组织工人运动
B.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开创井冈山道路
6.
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指的是:( )
A.江西瑞金B.陕西延安C.甘肃会宁D.贵州遵义
7.
有人说在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娘子碰到了钢铁公司”。撒切尔夫人也回忆说:“我们是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由此可见,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
A. 中国政府坚定的立场
B. 世界潮流的推动
C. 邓小平高超的外交水平
D.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8.
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对外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并制定了对亚非拉地区的共同政策。说明欧共体
A.军事联合正在发展
B.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
C.成为经济政治军事联盟
D.压制亚非拉国家的崛起
9.
“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A.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B.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
C.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
D.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
10.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是基于辛亥革命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历史
D.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