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967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3/2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对政治制度演变发展历史的了解有助于人们清醒地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及其未来走向。

1)图l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部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2)以图2为例,简要说明在美国所确立的政治制度中是如何确保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3)辛亥革命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请你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法制建立上的重要成就及其意义。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后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世纪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简要分析其原因。
(4)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说明。

2.单选题(共10题)

3.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4.
与两次鸦片战争相比较,甲午中日战争最大的特点在于(  )
A.战争的性质和战争的强度
B.清政府宣战的方式和战争中的策略
C.战争结束的方式和缔约双方的立场
D.战争反映的时代特点和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5.
《资政新篇》的提出
A.适应了太平天国发展的需要B.反映了资本主义对农民的影响
C.代表了先进的中国人的愿望D.标志着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6.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下列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正确的一项是()
A.促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中国革命B.战争期间清朝皇帝逃往西安
C.美俄充当帮凶。坐收渔人之利D.清政府妥协,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
8.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9.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思潮中其他学说的共同点是
A.认为资本主义创造了比过去更大的生产力
B.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
C.发现资本主义创造财富的秘密在于剥夺工人阶级
D.宣告了工人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10.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是指:①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④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的意图在于
A.缓和中美关系,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D.调整亚太战略,阻止中国统一
12.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人宣布:“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这反映出
A.对苏联的经济复兴持怀疑态度B.主张进行“冷战”以遏制苏联
C.认为应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D.主张展开军备竞赛以拖垮苏联

3.选择题(共9题)

13.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停产、半停产,人们开始“捂紧钱袋子”过日子,消费水平下降。这说明,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  )
14.435×(    )时,积一定不是四位数
15.□×2=616,□里应该填(   )
16.“面子消费”撑了面子多了浪费。中国人太爱面子,这是造成种种铺张浪费行为的重要原因。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17.

小红每天看书2小时,每小时看15页。小丽看的页数是小红的3倍。小丽每天看{#blank#}1{#/blank#}页。

18.

小明每天练字3小时,每个小时练25个字。小明一天练{#blank#}1{#/blank#}个字。

19.

___________ the boy is four, he can draw well.

20.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 有 急 诏 至 以 泽 代 耽 召 为 工 部 尚 书 耽 纳 诏 于 怀__饮 如 故 既 罢 召 泽 日 诏 以 公 见 代 吾 且 治 行 敕 将 吏 谒 泽 大将张献甫日:“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日:“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日:“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山且,必究知之。

    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21.

小明一家三口人外出旅游乘火车,每张火车票216元,回来还乘火车,这次旅游火车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