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96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要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挑选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面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4分)
(2)图一和图三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图二和图四中的军队的最终政治理想有何不同?(6分)
(3)根据图三、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图四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10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9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
(2)1912年,中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两个共和国的诞生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改革开放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2.单选题(共11题)

3.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是()
①国王(皇帝)可以世袭 ②国王(皇帝)为***(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
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了
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的原则
C.两党政治
D.联邦制
5.
1937年1月***第一次出现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周恩来、朱德等人照片下面均英文标注:民国政府曾悬赏25万大洋缉拿;全幅中国地图照片中特意标出长征路线图等内容,这是西方媒体首次翔实地向大众介绍中国共产党、***、红军。随着中国的巨变,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多地进入西方人的视野。他们最令世人称颂的功绩是
A.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B.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
C.积极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抗日
D.当时中国共产党已是全国执政党
6.
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A.十月革命成功后的影响
B.资本主义在19世纪发展带来的弊端
C.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D.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生和影响
7.
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美国司法部长米切尔·帕尔默一声令下,一夜之间全美33个城市中竟有4000人被逮捕,而这些人的罪名则是被怀疑为激进分子。美国的“红色恐惧”浪潮到达顶峰与美国这一行动密切相关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日本独裁分子猖獗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苏联成为欧洲强国
8.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写道:“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下列能支持该学者观点的制度政策是( )
A.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和“一国两制”构想
C.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实行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歌曲《爱我中华》的歌词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但是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10.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时,***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这句话最能说明
A.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力量壮大
B.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C.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无力阻挡中国加入联合国
11.
观察下面《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
12.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B.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C.指导处理了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D.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13.
海南中学高一年级某同学选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他利用周末时间观看了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 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再次较量”“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