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黄岗初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二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03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4

1.判断题(共5题)

1.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改正:
2.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改正:
3.
省港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改正:
4.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
改正:
5.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改正:

2.综合题(共2题)

6.
   材料一: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材料二:(中共一大)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作好宣传工作,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1)材料一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哪些历史条件?
(2)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个例子证明。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意义。
7.
(节选)邮票也是记录和纪念历史的一种形式。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国家邮政局当日发行了一套(13枚)纪念邮票来铭刻、缅怀这一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国政府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并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70年前,东方战场的主战场,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浴血奋战。70年后,中国首次为纪念抗战胜利举行阅兵,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中国奏响最强音!
(1)抗日战争是值得纪念、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它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有何影响?中国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试举一例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其他反侵略斗争。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你的理解,谈谈我国在此“周年纪念日”举行盛大阅兵活动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3.选择题(共26题)

8.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说明了近代中国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9.
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相同点是:
A.被人窃取革命果实
B.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C.没有建立新政权
D.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10.
辛亥革命之后,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认为拯救国家之路是:
A.反思中国文化,根本改造国民性
B.继续政治革命
C.实业救国
D.教育救国
11.
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
A.胡适B.李大钊
C.陈独秀D.蔡元培
12.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维新思想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D.***思想
13.
在长征路上***提出红军放弃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建议,其主要目的是:
A.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C.摆脱敌人前堵后截的危急
D.使部队得以休整
14.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应是: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
③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④强渡乌江;
⑤渡过金沙江;
⑥飞夺泸定桥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③⑤⑥①
C.③④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
15.
***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16.
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D.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17.
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③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④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
近代中国分为新旧两个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根本区别在于:
A.革命任务的不同
B.革命性质的变化
C.领导力量的不同
D.所处时代的改变
19.
刘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某专题复习时,得出结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A.1924—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1928年,“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C.1937—1945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赢得了北伐战争的伟大胜利
D.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战败后逃往台湾,致使大陆与台湾骨肉分离
20.
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的最大不同点在于:
A.放弃攻打大城市
B.军队设置党支部
C.组建工农革命军
D.获得外国势力的支持
21.
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
22.
下图历史人物都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其中只有一位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
D.周恩来
23.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爱国知识分子领导的,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辛亥革命
24.他太忙,所以没去参加聚会。

He didn't go to the party{#blank#}1{#/blank#}.

25.
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是:
A.张、杨的爱国热忱
B.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D.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26.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A.日军占领广州
B.日军占领长沙
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D.台儿庄战役
27.
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平型关大捷
28.
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具有国际积极影响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长沙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29.
位于中国西部的抗日根据地是:
A.晋察冀
B.陕甘宁
C.冀鲁豫
D.晋冀豫
30.
抗战期间,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民主政权,在土地方面实行的政策是:
A.减租减息
B.土地革命
C.三三制
D.平均地权
31.
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B.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历史著作的记述
32.
今年86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年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篇习作写于
A.北伐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33.
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①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填空题(共10题)

34.
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中国发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
35.
植根中华沃土,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36.
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
37.
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38.
_______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39.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斗志的战役是________。
40.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________。
41.
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________。
42.
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力量是________。
43.
“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________运动中青年学生的呼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6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