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5分)历史是一面镜子,120年前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至今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费敌(日本)之能也,敌未能至而防疏,敌将至而遂退,……兵勇又怯于见敌,……苟能众志成城,效死勿去,调度有法,同时并攻,虽倭夷十倍其数,安能得我寸土哉?”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材料二日清开衅之初,(光绪)帝立意主战,观其请停颐和园工程以充军费,意亦可见矣。诚使支那(即中国)君臣一心,上下协力,目的专注于战,则我国之能胜与否,诚未可知也。”
——[日]大久平治郎:《光绪帝》
材料三 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上的群体。……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悟也因此而开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指出当时的清朝官员、日本和中国史学家对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各有怎样的认识?(6分)
(2)结合19世纪末的史实,撰写一篇小论文,论述19世纪末中华民族群体性觉醒的表现及其重要作用。(9分)
材料一 1895年,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费敌(日本)之能也,敌未能至而防疏,敌将至而遂退,……兵勇又怯于见敌,……苟能众志成城,效死勿去,调度有法,同时并攻,虽倭夷十倍其数,安能得我寸土哉?”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材料二日清开衅之初,(光绪)帝立意主战,观其请停颐和园工程以充军费,意亦可见矣。诚使支那(即中国)君臣一心,上下协力,目的专注于战,则我国之能胜与否,诚未可知也。”
——[日]大久平治郎:《光绪帝》
材料三 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上的群体。……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悟也因此而开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指出当时的清朝官员、日本和中国史学家对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各有怎样的认识?(6分)
(2)结合19世纪末的史实,撰写一篇小论文,论述19世纪末中华民族群体性觉醒的表现及其重要作用。(9分)
2.
(18分)任何思想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反映时代精神的思想对时代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言论摘录:
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故我之而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一姓也。
材料二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材料三俄国经一度之革命,即能贯彻他等之主义,……同是革命,何以俄国能成功,而中国不能成功?盖俄国革命之能成功,全由于党员之奋斗。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故能成功。
——孙中山《国民党过去之失败与今后之成功》(1923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黄宗羲言论的核心并指出其时代价值。(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表现及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建立在上述认识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8分)
(3)据材料三,孙中山的思想有了怎样的重大发展?其认识的变化又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言论摘录:
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故我之而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一姓也。
材料二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材料三俄国经一度之革命,即能贯彻他等之主义,……同是革命,何以俄国能成功,而中国不能成功?盖俄国革命之能成功,全由于党员之奋斗。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故能成功。
——孙中山《国民党过去之失败与今后之成功》(1923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黄宗羲言论的核心并指出其时代价值。(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表现及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建立在上述认识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8分)
(3)据材料三,孙中山的思想有了怎样的重大发展?其认识的变化又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单选题- (共8题)
3.
“在1688年光荣革命中,所有的英国人都起来反对詹姆士二世……。经过短暂的谈判之后,威廉和玛丽作为自信十足的议会的客人,开始了自己的王朝”。当时威廉和玛丽在“自己的王朝”中
A. 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必须严格践行“议会至上”的原则
C. 由内阁首相代行其行政权
D. 必须接受英国各政党的监督制约
A. 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必须严格践行“议会至上”的原则
C. 由内阁首相代行其行政权
D. 必须接受英国各政党的监督制约
4.
史学界认为,“日内瓦会议开创了我国外交活动的新天地。”“新天地”主要是指
A.以发展中国家的姿态步入国际外交舞台 |
B.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
D.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
5.
商业是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中国
A.工商食官是秦朝统一前商业经营活动的唯一模式和基本特征 |
B.重农抑商政策是导致唐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社会根源 |
C.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以及取消商业经营时间的限制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
D.明清时期徽商、晋商的出现反映出商业领域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
6.
《明太祖实录》记载,“杭州郡商贾交易不论货物贵贱,一律金银定价”。这一记载从实质上反映出明代杭州地区
A.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了拜金主义风气滋生 |
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抑商政策 |
C.商品经济发展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D.商品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
7.
“它是18世纪盈利最多的商业活动之一。其经济代价在于,从欧洲进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破坏了当地的原始产业,令无数家庭沦为赤贫。它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人口荒芜的情况……”上述评价主要是针对
A.世界市场的扩大对欧洲的影响 |
B.殖民掠夺对印第安人的影响 |
C.殖民扩张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
D.奴隶贸易对非洲的影响 |
8.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该表反映出
| 原料 | 手工制品 | 机器制品 |
1893 | 15.6 | 81.8 | 2.6 |
1910 | 39.8 | 41.4 | 18.8 |
1920 | 40.1 | 39.4 | 20.5 |
A.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
B.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本解体 |
D.中国近代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
9.
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明确了方向。此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
C.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 |
D.对国有企业简政放权搞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