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云南昆明第三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88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5/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皇帝是帝国元首。……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19世纪七十年代欧洲两部重要的宪法
(1)材料一中图一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何种政体形式?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作用?(6分)
(2)材料二中的两部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什么特征?结合所学,写出这两部宪法的名称。(8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背《美苏冷战史话1945—14975》

材料三: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8828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31.54%。另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2008年年鉴显示,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5%。
材料四: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援助西欧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威力”受到哪些国际力量的限制?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并指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2.单选题(共11题)

3.
2011年3月奥巴马提名华裔美国人骆家辉“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骆家辉“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必须经过
A.参议院批准
B.最高法院批准
C.中国政府的任命
D.选民直接选举通过
4.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
B. 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
C. 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
D. 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5.
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反对资本主义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压迫D.向西方学习
6.
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C.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7.
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战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
A.割让辽东、台湾给日本B.赔偿日军费2亿两白银
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D.增开四个对外通商口岸
8.
20世纪30年代,一曲《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淞沪会战
9.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有( )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
②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④工人运动已经走向国际联合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0.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③两岸“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
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1.
(题文)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九十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它表明我国正逐步形成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直接选举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2.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直接推动了
A.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结束长期敌对状态
C.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13.
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南斯拉夫等国发起
B.它的兴起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由英国等国发起
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的愿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