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 “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以提升,或加以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英王詹姆士一世对议会下院的议员们的讲话
材料二 1604年(詹姆士一世在位时)英国议会对国王的抗辩书称:“无论就尊严或权威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抗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命令。”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了詹姆士一世怎样的思想?这一思想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议会对国王的态度如何?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
材料一英国存在着两党政治,自由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保守党的主张是守旧的,常常激烈反对国 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保守党和自由党相互之间也不时进行激烈攻击。但是,经济大发展促成的改革要求,毕竟是必然的趋势,两党分歧是阻挡不了的。
材料二 1867年英国的第二次议会改革增加了100万选民,基本上是城市居民。1872年规定了秘密投票制,保障选举自由。1884年的议会改革则主要面向农村,规定年缴纳10磅以上房租者均可为选民,使选民人数增加200万,总数达到450万。妇女仍没有选举权。当时英国人口不到4000万。如果不计入妇女和21岁以下的男人,在成年男子中有选举权的已占大多数。
材料三(美国)每当总统选举之时,都会有各党派的若干名候选人参加竞选,但是当选者历来只是影响最大的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候选人。从内战后的情况看,共和党主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党,同时拥有白领工人和技术工人,不少小农场主。民主党以南方有产者为主要支柱,包括农场主、工业界以及坚持白人至上的人。
材料四 19世纪末,美国的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工业界与农业界、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围绕币值问题尖锐对立起来。尽管共和党明确主张实行金本位制,而民主党坚持自由铸币和增发纸币的通货膨胀主张,相互之间也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和职责,……后因工业大国只有美国尚未实行金本位制,又遇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美国黄金大量外流,这才引起人们的警觉。1893年由一贯反对金本位制的民主党总统宣布实行金本位制。
——以上材料均引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促使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及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美国虽然是多党制的国家,为什么实际上存在的却是两党政治?围绕着币值问题尖锐对立的两党为什么又能达成共识?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英、美在走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上各有什么特点?又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6题)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
战争爆发时 | 1942年 | 日本投降时 | ||||
中国 战场 | 太平洋战场 | 东南亚 | 中国战场 |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 中国战场 |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
35个 师团 | 10个师团 | 7个师团 | 37个师团 | 15个师团 | 110多万人 | 近11万人 |
A.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打击了日本法西斯 |
C.日本在亚洲全面发动了侵略战争 |
D.日本不断向中国战场大规模增兵 |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资政新篇》 |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 D.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
A.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方向调整 |
B.对抗了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
C.中国的外交重点由意识形态的争论转向国家利益考虑 |
D.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坚决拒绝苏联对中国的攻击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B.中法战争后 |
C.甲午中日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 B.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 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
A.效法俄国走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
B.接受苏俄的帮助建立自己的武装 |
C.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赢得民族独立 |
3.选择题- (共9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DNA存数据
王佳蕾编译
①2016年4月,著名的好莱坞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在几段DNA上储存了100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
②DNA一直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数量惊人的数据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因此也是最高效的:在体积不到一只蚂蚁的百分之一的人类细胞核中,DNA包含有35亿对碱基,后者是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在硬盘上,信息以“字节”(0或1)形式记录,每个字节要占200纳米(0.0002毫米)的空间;而在DNA上,记录一个字节只需0.2~0.3纳米。
③那么,DNA是如何记录视频的呢?特艺集团请来美国基因学家当顾问。他们首先将电影数码化,转化成电脑能识读的二进制语言,也就是转化成一系列0和1的编码。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二进制编码转化成由四个碱基(A、C、G、T)构成的DNA编码。得到这串编码后,就能制成相应的DNA序列,并在合成器(一种能自动拼接A、C、G、T的机器)的帮助下,拷贝数千份。这样就获得了DNA片段,它们如头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每一份都包含着电影的一个片段。
④DNA储存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它的持久性。只要储藏空间保持寒冷干燥且避光,保存时效就可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几万年前猛犸象的DNA,还能成功将其破译出来,就是最好的证明。现有的其它载体,无论是硬盘、CD还是DVD,最多只能保存数十年;过了这个期限,首先硬件就会更新换代,再也找不到读取它的机器了。但DNA储存就没有此类问题:只要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破译编码的技术。
⑤不过DNA储存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是太漫长了。不仅如此,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甚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甚至数千欧元。
⑥但数十年后,或许DNA储存就会普及。对于没有迫切使用需求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考虑用DNA来储存。事实上,DNA储存已经引起了电影公司、博物馆、档案室,还有诸如亚马逊、Google之类有长期信息储存需求的机构的兴趣。
⑦信息技术巨头微软公司即于2016年4月宣布,将购买1000万条DNA,用于研究数据储存。这次可以肯定的是,科学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步伐。
(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第2期,有删改)
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别在水平拉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分别经过时间t0和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时撤去F1、F2,甲、乙两物体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其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