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二单元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859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奉行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制造品生产中心,大量廉价的工业品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然而,大约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开始反省实行了100多年的自由贸易政策,并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正式放弃自由贸易原则,开始转向贸易保护。
材料二《航海条例》和《谷物法》的先后实行,造成欧洲各国频繁的关税战,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1846年《谷物法》的最后废除,使英国彻底实现了自由贸易。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参与政权。至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资产阶级成了英国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从20世纪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之间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中,总结些应对当代国际社会各国间贸易冲突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可以为将来如何应对提供启示。(比如:政府应具备驾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整体协调能力,学会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协作中求保护)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雍婷婷《浅论英国历史上两次重大贸易政策变革》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历史上贸易政策的两次重大调整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英国贸易政策调整的认识。
2.
大国崛起的关键往往在于把握历史机遇,顺应历史潮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_______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材料四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等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五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

(1)结合第一幅图片说明:贸易中心怎样的变化使得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产生了“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判断?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从世界的“边缘”到世界的“中央”后,西班牙等国干了些什么?材料二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评价这种行为的?
(2)结合第二幅图片说明:材料三中的空格处应该填上哪个国家比较合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先进人士在19世纪上半期有何理论探索?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到19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2.单选题(共11题)

3.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入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4.
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据此分析,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影响
B.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5.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
A.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
B.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C.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D.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
6.
(题文)“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D.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7.
大机器工业瓦解了家庭经济,工人不分性别均以个人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以单个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工业革命中,从作坊向工厂渐进转变的过程中,妇女作为廉价劳动力成为劳工和雇主之间平衡利益关系的砝码。以上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认识反映了
A.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B.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C.大量妇女儿童的使用不利于技术快速发展
D.社会阶层变动推动新生产组织形式的形成
8.
演讲是时代的见证。表的演讲内容反映出当时的主流思潮是
演讲者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卡尔?马克思
1848年、比利时
“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
费雷德利克?道格拉斯
1854年、美国
“我,或者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相干!”(《论奴隶制度》)
苏瑞?安东尼
1860年、美国
“难道女人不是人吗?”(《一个女性的选举权》)
 
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9.
下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
A.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B.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10.
下表是英国工业化初期,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不列颠劳动力的分布(1801——1901)  单位:%
年份
1801
1851
1901
(1)农、林、渔
35.9
21.7
8.7
(2)第二产业(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
29.7
42.9
46.3
(3)第三产业
34.5
35.5
45.1
 
(资料来源迪恩、科尔:《英国的经济发展,1688—1957》,剑桥1964年版,第142页。)
A.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B.第二产业始终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C.劳动力转移速度完全受工业化程度影响D.劳动力转移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11.
英语中,“自由主义”第一次出现是1819年,第一次出现“社会主义”是1832年,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民族主义”、“浪漫主义”.与这一现象相关度最大的是
A.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
C.宪章运动
D.“一票共和”
12.
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13.
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之所以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来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
A.没有公开挑战传统势力和思想
B.为资产阶级崛起提供理论依据
C.符合当时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实验验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