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9839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7分)历史是一面镜子,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均可以说是一部生存竞争的历史。竞争过程的顺逆和结果的成败,决定这个国家民族的福祸命运。顺逆成败,又决之于国家民族对于时代环境的适应能力,亦就是决之于近代化的程度。……民族文化的竞赛是无时或已的,进步是不可稍停的
——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1)结合近代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相关史实,论证说明“顺逆成败……决之于国家民族对于时代环境的适应能力”。(11分)
(2)新文化运动对推动“民族文化”的进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它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6分)

2.单选题(共15题)

2.
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对一部宪法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他评价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3.
“法国革命引起欧洲各国之间的混战,……由此产生出的民族认同感。民族主义思想常常引发分歧和争论……但民族主义同样也在建国运动中贡献良多……。”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上述论断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B.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C.美国独立战争D.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4.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建立民主政治
B.产品上交国库
C.平均分配土地
D.兴办学校教育
5.
“当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时,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结果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上述“排外救国的努力”()
A.以改良中国政治为核心目标B.以提升近代化水平为努力方向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使推翻专制统治成为时代潮流
6.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开始主导了欧洲和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马克思主义学说适应了工人运动的需要
B.欧洲各国工人运动获得迅速发展
C.马克思主义学说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D.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日趋暴露
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策略体现了政策性和原则性的灵活结合。为适应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中国政府进行的外交活动是
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B.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D.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
9.
(题文)据《西方文明简史》,“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同时加剧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蔓延的恐惧。此后不久,又一事件将冷战拖入世界范围的争斗,最终导致全球军事同盟对峙局面的形成”。“又一事件”是指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D.北约组织建立
10.
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
A. 铁农具的推广程度 B. 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
C. 封建政府重视程度 D. 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
11.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
A.保护商业贸易B.拓展殖民地
C.传播天主教D.掠夺工业原料
12.
“它在塑造历史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它充当了使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力量”。“它”是指(  )
A.工业革命B.通信技术C.世贸组织D.国际贸易
13.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  )
A.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
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D.要求同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14.
读《1871年和1881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
 
1872年
1881年
增长率(%)
棉纱(万担)
5
17.2
244
棉布(万匹)
1224.1
1493.1
22
 
A.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B.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不断增加
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
15.
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16.
1957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3.选择题(共5题)

17.

It's impolite ____information directly when asking for help.

18.

—It's too late. Go to bed quickly.

—No,I won't go to bed until my work____.

19.用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称呼下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    )。

20.

—How is your grandma?

—She is fine. She used to____ TV at home after supper. But now she is used to____out for a walk.

21.

—How is your grandma?

—She is fine. She used to____ TV at home after supper. But now she is used to____out for a wal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