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9题)
1.
1917年3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对上述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
A.威尔逊有意放弃“孤立主义”外交 |
B.“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是指一战 |
C.隐含着美国想要介入战争的意思 |
D.美国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已任 |
2.
依据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下表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写的内容依次应是( )


A.选民普选、联邦议会与各省议会、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对议会负责 |
B.世袭继承、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选举产生、召集和解散议会 |
C.世袭继承、参议院和众议院、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召集和解散议会 |
D.选民普选、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选举产生、召集和解散议会 |
3.
19世纪80年代在某一事件上左宗棠主张“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左宗棠的这一策略是针对( )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B.驱逐阿古柏,收复新疆 |
C.同俄国交涉伊犁问题 | D.签订《马关条约》 |
4.
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19世纪末美国向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下列对“门户开放”政策说法错误的是( )
A.其内容是倡导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 |
B.其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 |
C.其结果是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
D.美国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是在《九国公约》签订后 |
7.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表明近代中国的反帝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
B.英国在1834年颁布《济贫法修正案》、1847年颁布《十小时工作日法案》,说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
C.康德说:人是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说明康德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思想自由的学者 |
D.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
8.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指出: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深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对这份声明解读不准确的是( )
A.日本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
B.日本承认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并承担罪责 |
C.中日两国结束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敌对的历史 |
D.《声明》的发表同中美关系缓和有密切关系 |
9.
某次会议韩国代表提出:由联合国监督,按大韩民国的宪法在全朝鲜举行选举;中国军队全部撤出朝鲜,但联合国军队要在选举和完成统一后再撤退。美国代表马上支持该建议。下列关于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
B.在同一年中国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由于韩国代表没有诚意和美国的破坏,此次会议一度陷入了僵局 |
D.此次会议最终结束了英国在印度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缓和了亚洲局势 |
13.
以下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1段——洋务运动的诱导和利润刺激
②2段——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3段——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④4段——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

①1段——洋务运动的诱导和利润刺激
②2段——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3段——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④4段——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4.
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办,上至朝政大事,下到市井百态,包括各国风俗、火车轮船及声、光、化、电等近代科学知识均有报导。多为一事一画,上文下图。“故士大夫可读也,下则贩夫牧竖,亦可助科头跣足(意:无拘无束)之倾谈;男子可观也……螓首蛾眉(指女子),自必添妆罢针余之雅谑。”该刊物创办时()
①注重读者群体的广泛性
②有可能介绍德国制造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情况
③呈现形式通俗、平易
④在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
①注重读者群体的广泛性
②有可能介绍德国制造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情况
③呈现形式通俗、平易
④在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6.
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两位学者所说的“人”分别是指()
A.普的“人”是指人类,亚的“人”是指雅典公民 |
B.普的“人”是指个人,亚的“人”是指雅典公民 |
C.普的“人”是指个人,亚的“人”是指雅典人 |
D.普的“人”是指人类,亚的“人”是指雅典人 |
17.
浪漫主义作品富有丰富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情节,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以下中西方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特点的是( )
①《西游记》 ②《西风颂》 ③李白的诗歌 ④《离骚》
①《西游记》 ②《西风颂》 ③李白的诗歌 ④《离骚》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18.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