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六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809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重商主叉,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基本观点包括:一是国家主叉观点。主张振兴国家经济,要求国家利用进口税、产品价格补贴、垄断外贸等手段来控制和干预经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外贸。二是价格观点。主张根据人口和市场价格情况,管制商品进出口贸易。三是货币财富观点。认为货币即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国家推行的经济政策,是为了取得更多的金银货币。四是积累金银观点。认为金银是天然的货币,国家要取得金银,必须积累贵金属,禁止金属货币输出,加强外汇管制。五是贸易差额观点。主张实行保护关税、限制商品进口、鼓励商品出口政策等。
——摘编自史件文、胡晓林《世界全史》等
材料二:萌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晚清重商主义,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以早期改良派为主要代表,也包括部分洋务派代表。他们通过对“重本抑末”传统的否定与批判,提出了以“士商平等”“商战固本”“以商立国”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重商主义思想。晚期重商主义到20世纪初的新政时期达到了顶峰。以1901年清廷在西安宣布上谕、宣布新政为肇始,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为契机,拉开了振兴工商实业的浪潮。清政府、地方大吏和资产阶级、人民大众振兴工商业的呼声彼此交织,构成了20世纪初重商主义的主流。
——摘编自张步先、苏全有《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中国的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19世纪60、70年代的晚期重商主义相比,概括20世纪初新政时期重商主义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单选题(共18题)

2.
伏尔泰评论某国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材料中的“这个国家”应该是()
A.17世纪的英国B.18世纪的美国
C.18世纪的法国D.19世纪的德国
3.
16世纪初葡萄牙确立了在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的标志是打败了
A.印度舰队
B.印度尼西亚舰队
C.西班牙舰队
D.阿拉伯舰队
4.
(题文)19世纪中叶,英国探险家利文斯顿指出,非洲“内地的劳动力枯竭了……非洲每个毛孔都在流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奴隶贸易的开展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人口生育的降低
D.移民政策的实行
5.
(题文)16世纪,葡萄牙称为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国家,一个庞大的东方商业殖民帝国耸立在欧亚之间,印度洋几乎成为葡萄牙的内湖。这主要源于
A.控制了印度洋沿岸国家B.垄断了通往东方商路
C.国内强大的海船制造业D.排除了西班牙的侵扰
6.
(题文)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万吨白银和200吨黄金。仅16世纪末,西班牙贵金属的开采量占世界开采量的85%。该现象可以说明
A.西班牙殖民掠夺的手段非常野蛮
B.美洲成为西欧殖民掠夺的主要对象
C.西班牙资本主义的发展急需黄金
D.新航路开辟便利了西班牙殖民掠夺
7.
1588年8月、伊丽莎白一世亲临前线发表动员讲薛我知道我仅仅有一副女人柔弱的身体,但我有一颗国王的心、英格兰国王的心。我对西班牙或欧洲任何一位王子敢于侵犯我王国边界的行动嗤之以鼻。”本次动员后英国的军事行动
A.遭到了英国议会的否定
B.奠定了大英帝国的根基
C.说明英国已是世界帝国
D.表明英王只是国家象征
8.
17世纪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
A.荷兰
B.西班牙
C.葡萄牙
D.英国
9.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1602年荷兰也成立东印度公司。英荷两国先后成立东印度公司表明它们
A.重视与印度的贸易B.积极从事奴隶贸易
C.开拓美洲的广阔市场D.进行早期殖民活动
10.
在早期殖民扩张中,葡萄牙并未在东方开辟大片殖民地,而主要是以建立商业据点为主。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葡萄牙仅以掠夺东方的商品为扩张目的
B.葡萄牙国小力弱,其军事优势主要在海上
C.其扩张一直遭到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
D.葡萄牙的殖民地为荷兰、英国等国抢占
11.
从1492年至1750年左右,一场规模空前的地理大发现、大探险和大殖民运动在全球展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历史进程的起点。下列关于“起点”的相关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
A.传播基督教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是地理大发现的原动力
B.地理学知识的进步和蒸汽轮船的改进为大探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C.这场运动为欧洲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基础
D.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是率先进行殖民探险的国家
12.
19世纪中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有
①殖民活动的拓展
②工业革命的进行
③国际贸易的扩展
④交通运输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
“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下列哪两个国家
A.葡萄牙与西班牙B.英国与西班牙C.英国与荷兰D.英国与法国
14.
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15.
17世纪上半叶,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
A.建立大种植园
B.海盗劫掠
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D.黑奴贸易
16.
历史上曾有过荷兰西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对于这些“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②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
“自从16世纪以来,法国统治者就处心积虑夺取在意大利的地盘,并且与哈布斯堡王朝争雄长。只有波旁王朝被推翻之后,到了19世纪,法国才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海外殖民地”通过以上材料可以推断出
A.16世纪以来法国统治者是欧洲大陆的霸主
B.法国战略中心在欧洲大陆是英国取得海上霸权的原因之一
C.波旁王朝被推翻是因为法国战略中心的转移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法国陆上的殖民扩张
18.
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掠夺来的巨额财富主要用于
A.在本国转化为资本
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享乐
D.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
19.
有人评论英国的发展:“英国种族的扩张对全世界都是有利的,但是,如果英国的下层阶级迅速扩张,超过道德和素质都较优越的上层阶级,那么,不仅英格兰本土的人口素质会遭破坏,而且美国与澳洲的英国后裔也不会像现在如此聪明。”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种说法是受到哪一种学说的影响?()
A.法西斯主义B.帝国主义
C.民族主义D.社会达尔文主义

3.选择题(共5题)

20.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21.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22.

下列各项中凭主观愿望,不能实事求是的是(    )

23.

如图所示,压路机大轮的半径R是小轮半径r的2倍,压路机匀速行进时,大轮边缘上A点的向心加速度是0.12m/s2,那么小轮边缘上的B点向心加速度是多少?大轮上距轴心的距离为{#mathml#}12R{#/mathml#}的C点的向心加速度是多大?


24.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些是供能物质,有些是非供能物质。其中供能物质包括:{#blank#}1{#/blank#}、{#blank#}2{#/blank#} 和{#blank#}3{#/blank#}。非供能物质包括{#blank#}4{#/blank#}、{#blank#}5{#/blank#}和 {#blank#}6{#/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