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住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卜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斩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概括两种不同形式各自的特点。
材料二: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攻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文本 选举村级委员会
(4)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些特点。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斩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概括两种不同形式各自的特点。
材料二: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攻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文本 选举村级委员会
(4)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些特点。
2.
思想是地球上最关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比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丈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运用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20世纪初,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提出的思想对中国政治民主化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孙中山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
材料三: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目;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材料三山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4)综合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丈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运用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20世纪初,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提出的思想对中国政治民主化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孙中山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
材料三: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目;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材料三山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4)综合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单选题- (共11题)
3.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这段文字反映出
A.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
C.三权分立的原则 |
D.共和政体的实质 |
4.
根据中国国情,我国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
B.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
7.
山东聊城市的山陕会馆(见下图)座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其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表现在()

①中国古代建筑史 ②清代商贸史 ③运河文化史 ④清代商帮的发展史

①中国古代建筑史 ②清代商贸史 ③运河文化史 ④清代商帮的发展史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9.
看到下图报纸,同学们议论纷纷。下列议论中正确的是()

①这张报纸是假的,如实地报道的是假新闻 ②报纸是真的,如实地报道当时的社会情况 ③报纸是真的,花生亩产13241斤是假新闻 ④报纸是真的,如实反映厂当时的浮夸风这一社会现象

①这张报纸是假的,如实地报道的是假新闻 ②报纸是真的,如实地报道当时的社会情况 ③报纸是真的,花生亩产13241斤是假新闻 ④报纸是真的,如实反映厂当时的浮夸风这一社会现象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
10.
二十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这种文学流派属于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新古典主义 | D.现代主义 |
11.
冷兵器,泛指不带火药、炸药或其他燃烧爆炸物质的兵器,如戈、矛、戟、剑、弓箭、抛石机及刺刀、匕首等。我国古代只有冷兵器的局面的改变是在
A.秦汉时期 | B.魏晋南北朝时期 | C.唐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13.
“文革时期,虽然政治运动冲击着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还是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下列各项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④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④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