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2)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指出《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三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
材料一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2)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指出《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三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什么欧洲的贸易和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后来显然促进了社会转型,使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工业社会?这应该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自11世纪以后,欧洲农业耕作技术与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1至13世纪的拓边殖民运动也使得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保障了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14世纪中期前,欧洲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直存在,农业技术的进步节省了劳动力,使得一部分人从旧有的土地经营中摆脱出来,人口开始大量流动,从而带来了商业贸易的机会,而商业的复兴刺激了城市的兴起。‚因而我们认为中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扩张,是对因人口增长而变成可靠的专业化和贸易所带来的机会的直接反应。
——摘编自萧国亮等编著《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由宋元至明清,中国人口数量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土地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方面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田地,另一方面也不断开辟边疆、山区和海岛。清代江西、湖广、广东、四川、陕西、贵州等地的破产流民源源不断进入川、陕、楚三省边界地区,于是‚老林渐开‛,‚可种之土愈广‛,且‚多资木箱、盐井、铁厂、纸厂、煤厂、佣工为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着为交换目的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但规模都不一定很大。与此同时,大量非商品生产者的产品进入市场交换,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盛。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城市或某些山区的手工业部门中首先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增长,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领域中。19世纪中期以后,外国机制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传统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被逐步瓦解
——摘编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所产生影响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欧洲和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同走向,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为什么欧洲的贸易和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后来显然促进了社会转型,使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工业社会?这应该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自11世纪以后,欧洲农业耕作技术与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1至13世纪的拓边殖民运动也使得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保障了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14世纪中期前,欧洲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直存在,农业技术的进步节省了劳动力,使得一部分人从旧有的土地经营中摆脱出来,人口开始大量流动,从而带来了商业贸易的机会,而商业的复兴刺激了城市的兴起。‚因而我们认为中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扩张,是对因人口增长而变成可靠的专业化和贸易所带来的机会的直接反应。
——摘编自萧国亮等编著《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由宋元至明清,中国人口数量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土地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方面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田地,另一方面也不断开辟边疆、山区和海岛。清代江西、湖广、广东、四川、陕西、贵州等地的破产流民源源不断进入川、陕、楚三省边界地区,于是‚老林渐开‛,‚可种之土愈广‛,且‚多资木箱、盐井、铁厂、纸厂、煤厂、佣工为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着为交换目的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但规模都不一定很大。与此同时,大量非商品生产者的产品进入市场交换,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盛。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城市或某些山区的手工业部门中首先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增长,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领域中。19世纪中期以后,外国机制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传统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被逐步瓦解
——摘编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所产生影响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欧洲和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同走向,并分析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7-1775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亚契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87年,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三。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894年,工业生产方面,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
1898年,美国领土面积大933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欧洲。
1910年,殖民地面积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四。
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1914年,美国人亭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2.5%,美国占41.4%。
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性地位的货币。
1945年,联合国总部设立在组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设立在华盛顿。
1948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1.7%,美国占56.4%。
——据廖学盛《世界历史士五讲》等整理
历史解释就是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合理地说明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最后做出恰当的判断。以此标准对上述材料进行解释。
材料 1607-1775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亚契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87年,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三。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894年,工业生产方面,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
1898年,美国领土面积大933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欧洲。
1910年,殖民地面积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四。
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1914年,美国人亭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2.5%,美国占41.4%。
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性地位的货币。
1945年,联合国总部设立在组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设立在华盛顿。
1948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1.7%,美国占56.4%。
——据廖学盛《世界历史士五讲》等整理
历史解释就是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合理地说明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最后做出恰当的判断。以此标准对上述材料进行解释。
2.单选题- (共13题)
4.
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18世纪的“双元革命”。“双元革命”的最大综合效果是
A.承认和尊重了公民个人的自由权利 |
B.完成了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革 |
C.启动了为现代社会勾画蓝图的思想运动 |
D.推动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现代化进程 |
5.
19世纪中期,英国人看穿了天国,认为其虚弱无力、不堪扶持,所以《泰晤士报》严正表示,“叛军”已经成为“阻挡我们摘取金苹果的龙,最终英国政府作出了‘选边’的决定”。此处“选边”的含义是
A. 没有太大作用了,干脆淘汰
B. 保持中立,静观其发展
C. 没有利用价值了,让其靠边站
D. 放弃中立,参与镇压“叛军”
A. 没有太大作用了,干脆淘汰
B. 保持中立,静观其发展
C. 没有利用价值了,让其靠边站
D. 放弃中立,参与镇压“叛军”
6.
《庚子西狩丛谈》记述:“先是直境义和团纷起,群信为天神下降。盖民间感于历来国耻,及各处教堂教士之蛮横,排外之心甚热,亟愿齐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以故邑中有共识士绅,亦洋洋乐道其事。”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统治危机加深促进了地主阶层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
B.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时代局限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的关联 |
D.义和团发展壮大的社会基础 |
7.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变的《回乡偶书》说明
A.九二共识已经达成 |
B.两岸关系开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
C.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
D.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
8.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 |
B.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 |
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9.
《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264年)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
A.三国时期东吴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
B.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 |
C.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 |
D.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 |
11.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说:“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的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不能反映
A. 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
B. 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
C.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
D. 帝国时代的商业资本不会转化为产业资本
A. 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
B. 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
C.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
D. 帝国时代的商业资本不会转化为产业资本
12.
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来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尤其是两国的化学公司,发展与大学的联系,为其研究工作提供资金。这反映了
A.科研的个体性和合作的必要性 |
B.研究的普遍性和工业的普及性 |
C.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
D.资本的再生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
13.
“文革”后期,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调动大批城市学生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农民教育;2000年以来政府开办各种技能培训,对进城农民工做职前培训。这反映了
A.党和政府掌握了经济发展规律 |
B.农村和城市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
C.发挥政府功能干预人口流动 |
D.中国城市化进程保持递进态势 |
14.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们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人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表明苏格拉底
A.公民意识淡薄 |
B.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
C.缺乏民本思想 |
D.尚未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进步作用 |
15.
如果说昔日的机器仅有“骨骼肌肉”,那么今天的机器除了“骨骼肌肉”之外,还有相当发达的“神经系统”。今天的“骨骼肌肉”也有了崭新的内容,例如动力机,除了蒸汽机、电动机之外,越来越多地采用核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等新能源的发动机。这些变化反映了
A.人们对未来世界的艺术想象力 |
B.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 |
C.技术变革导致社会分工的细化 |
D.环境问题引发世界性能源革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