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737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简答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
英国
政体
总统制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名称
总统
国王
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任职
任期制
终身制
权限
有实权
无实权
政府
首脑名称
总统
首相
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材料二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国庆日演说

“笼子”——白宫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美国和英国两种政体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史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3)综合上述回答,归纳指出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史学界认为:“任何文化都是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是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请回答:
(1)概述中国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派别及思想)。
(2)就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心态层面”的历史事件各举出一例。
(3)“心态层面”的主要内容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2.单选题(共19题)

3.
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的拓展B.分工的发展使劳动工具进一步专门化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D.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
4.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5.
关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B.已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D.与封建经济相比,数量处于绝对劣势
6.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欧洲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其所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对于欧洲人民从天主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张扬人文主义的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的实质意义,最为恰当的是
A.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B.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权威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7.
启蒙运动是西方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在启蒙运动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康德、洛克等一大批著名思想家,也提出了诸如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众多的思想主张,为西方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下列启蒙运动时期著名思想家们的著作,其中阐述了“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权力制衡学说的是(    )
A.《社会契约论》B.《论法的精神》
C.《纯粹理性批判》D.《判断力批判》
8.
古希腊文明为近代西方文明的滥觞之一,而古希腊时期的智者运动可以说是西方社会人文精神的起源,在古希腊的智者运动中,提出“人是的事物存在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9.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有着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10.
中国的戏曲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到了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如安徽的徽剧、云南的昆剧湖北的汉剧等等,后来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的一个新剧种。请问这个新剧种是
A.越剧
B.京剧
C.豫剧
D.粤剧
11.
下列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楚辞②赋③词④元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12.
苏轼的诗“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的是下列哪类画的特点    (    )
A.山水画B.文人画C.花鸟画D.宗教画
13.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在四大发明中被称为 “水手之友”的发明是(   )
A.印刷术B.火药C.造纸术D.指南针
14.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国之一,在世界文化史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也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引人自豪的诸多历史文化遗产,而透过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的历史信息,如邓小平在参观某一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这幅画应是(  )
A.《女史箴图》B.《天王送子图》C.《清明上河图》D.《山径春行图》
15.
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
B.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
C.统治阶级的鼓励提倡
D.民族融合的不断进行
16.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不包括    (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狂人日记》
17.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所得夷书,就地翻译”。以下著作中哪些是其组织编译的①《四洲志》②《华事夷言》③《瀛环志略》④《康猷纪行》 (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8.
下列不是宣传维新思想的是    (    )
A.《新民丛报》B.《孔子改制考》C.《天演论》D.《民报》
19.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2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新三民主义B.***思想
C.新民主主义D.邓小平理论
21.
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