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北京市门头沟育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728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解析问题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帝国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薇……东亚之安定而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你认为中共所说的当时中国的形势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请回答:
(1)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
(2)“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
(3)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2.单选题(共38题)

3.
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是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4.
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是
A.1787年美国宪法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5.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商的利益
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D.清王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6.
“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此话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清朝怎样的实质问题
A.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B.皇权至高无上C.国力强盛D.皇帝、大臣闭目塞听
7.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①俄国  ②法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美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⑤
8.
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英国商品价格比较低廉D.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
9.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自由通商
C.平等往来
D.出卖利权
10.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尽管无法实现,但它的进步意义在于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规划了理想社会的制度
C.满足了农民的心理要求D.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方案
11.
《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的需要
B.农民阶级能够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反映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迫切愿望
D.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对农民产生了影响
12.
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13.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距今一百年前 (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甲午中日战争B.鸦片战争
C.《辛丑条约》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14.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反映义和团认识到了()
A.农民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占主要地位
C.西方列强与中国政府的矛盾尖锐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15.
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
A.从王明统治到***的领导
B.从共产国际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
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想路线
D.从失败转向胜利
16.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D.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
17.
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斗争实践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 B. 必须将斗争的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C. 必须建立人民革命军队   D. 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18.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香港回归
19.
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A.南京解放B.蒋介石下台C.蒋介石逃往台湾D.全国大陆的解放
20.
巴黎公社起义发生在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
C.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21.
促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的直接原因是
A.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工人阶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C.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中取得了多数
D.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发展方向
22.
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
B.一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C.一战是俄国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D.一战中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俄国
23.
十月革命前,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优越和成熟条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B.沙皇君主制在政治上非常落后
C.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D.俄国人民深受一次大战之苦
24.
之所以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B.推翻了农奴制度
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25.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它是马、恩亲自写成的
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彻底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D.第一次较为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6.
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最初动机是
A.解决香港问题
B.解决澳门问题
C.推动对外开放
D.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7.
“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2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1954年日内瓦会议D.1955年万隆会议
29.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万隆会议C.日内瓦会议D.华盛顿会议
30.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万隆会议 ②日内瓦会议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与苏联建交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31.
万隆会议中,中国提出下列哪个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A.“求同存异”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
新中国成立后未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的阻力来自
A.法国B.美国C.日本D.苏联
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A.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B.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两极格局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34.
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杜鲁门主义 ②“铁幕”演说 ③马歇尔计划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①③
35.
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36.
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是
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
37.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D.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38.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①“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③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④“一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9.
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
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40.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点是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3.选择题(共30题)

41.

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加下划线的词语造句

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

42.

看拼音,写词语

chēnɡ  chuán

xiǎo  tǐnɡ

fú  pínɡ

yòu  zhì

cè  miàn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43.

选择正确的读音。

失{#blank#}1{#/blank#}(sǎn  sàn)       淹{#blank#}2{#/blank#}(méi  mò)

{#blank#}3{#/blank#}(huo  hé)        怨{#blank#}4{#/blank#}(mái  mán)

{#blank#}5{#/blank#}(guān  guàn)     近{#blank#}6{#/blank#}(āi  ái)

进{#blank#}7{#/blank#}(shèn  shèng)    去{#blank#}8{#/blank#}(cā  chā)

{#blank#}9{#/blank#}(dī tí)

44.

比一比,再组词

滥{#blank#}1{#/blank#}

邀{#blank#}2{#/blank#}

垮{#blank#}3{#/blank#}

监{#blank#}4{#/blank#}

激{#blank#}5{#/blank#}

跨{#blank#}6{#/blank#}

45.

比一比,再组词

滥{#blank#}1{#/blank#}

邀{#blank#}2{#/blank#}

垮{#blank#}3{#/blank#}

监{#blank#}4{#/blank#}

激{#blank#}5{#/blank#}

跨{#blank#}6{#/blank#}

46.

读读下面的诗句,先解释加下划线的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47.

读读下面的诗句,先解释加下划线的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48.

把下面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补充完整,并背诵。

①{#blank#}1{#/blank#},歌声振林樾。

②{#blank#}2{#/blank#},飞入菜花无处寻。

③{#blank#}3{#/blank#},忙趁东风放纸鸢。

④{#blank#}4{#/blank#},溪头卧剥莲蓬。

⑤{#blank#}5{#/blank#},也傍桑阴学种瓜。

⑥{#blank#}6{#/blank#},短笛无腔信口吹。

49.

把下面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补充完整,并背诵。

①{#blank#}1{#/blank#},歌声振林樾。

②{#blank#}2{#/blank#},飞入菜花无处寻。

③{#blank#}3{#/blank#},忙趁东风放纸鸢。

④{#blank#}4{#/blank#},溪头卧剥莲蓬。

⑤{#blank#}5{#/blank#},也傍桑阴学种瓜。

⑥{#blank#}6{#/blank#},短笛无腔信口吹。

50.

填空。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1.

填空。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2.

比一比,再组词

搬{#blank#}1{#/blank#}

稠{#blank#}2{#/blank#}

繁{#blank#}3{#/blank#}

瞻{#blank#}4{#/blank#}

般{#blank#}5{#/blank#}

绸{#blank#}6{#/blank#}

紫{#blank#}7{#/blank#}

檐{#blank#}8{#/blank#}

53.

修改病句

①质检人员在第二车间里查出了少数不合格的次品。

②与其在家坐等消息,还是出去寻找机会。

③第29届奥运会要在北京召开,退休的爷爷在家刻苦地对着镜子学英语。

5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宋庆龄小时侯的故事

    宋庆龄小时侯,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怎么了,孩子?”爸爸奇怪地问。“我不能去了。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 宋庆龄答道。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  哦  是这样    父亲松了口气     以后再教她吧   今天下午   或者明天   不都可以吗     不行不行   我跟她约好的    宋庆龄忙说  “不要紧,明天再向她解释一下,要不,道个歉也可以嘛。”爸爸继续劝说着。“不,你说过,做人要守信用。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可是,我并没有忘记呀,我不能言而无信。”宋庆龄坚定地说。

    宋庆龄送家里人出门后,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起来。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寂寞。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快活,因为,我心中坦然。”

    宋庆龄信守诺言,宁可不去伯伯家看鸽子,也要等候小珍,而且空等一天也心中坦然,这是守信用的表现。

55.

按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内容填空

56.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选择一组关联词语造句。

①{#blank#}1{#/blank#}樟树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blank#}2{#/blank#}不变。

②{#blank#}3{#/blank#}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blank#}4{#/blank#}怕它一天。

③{#blank#}5{#/blank#}是夏天还是冬天,樟树{#blank#}6{#/blank#}那么蓬蓬勃勃。

造句:{#blank#}7{#/blank#}

57.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选择一组关联词语造句。

①{#blank#}1{#/blank#}樟树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blank#}2{#/blank#}不变。

②{#blank#}3{#/blank#}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blank#}4{#/blank#}怕它一天。

③{#blank#}5{#/blank#}是夏天还是冬天,樟树{#blank#}6{#/blank#}那么蓬蓬勃勃。

造句:{#blank#}7{#/blank#}

58.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59.

某中学生记者访问了四位老人,让他们分别说一件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事情。其中一个人说的明显的是谎言,请你找出来(    )

60.

《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    )

61.

《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    )

6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    )

6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    )

64.

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

65.

现在我们***

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66.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

①设置丞相   ②建立厂卫特务机构   ③设立军机处    ④制造文字狱

67.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68.

2009年,在澳门热烈庆祝回归祖国十周年时,广西也在庆祝解放六十周年。这两地分别是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为(    )

69.

在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中,属于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的是爱岗敬业。爱岗与敬业的关系是(  )

①爱岗是敬业的前提    ②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③敬业是爱岗的要求    ④爱岗与敬业互为前提


70.

在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中,属于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的是爱岗敬业。爱岗与敬业的关系是(  )

①爱岗是敬业的前提    ②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③敬业是爱岗的要求    ④爱岗与敬业互为前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8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