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是“两极化”,即“新的权力天平上只剩下了美苏两国”。
——张小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已经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早在1971年就发现“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这一世界格局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是“两极化”,即“新的权力天平上只剩下了美苏两国”。
——张小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已经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早在1971年就发现“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这一世界格局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2.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焉用杀?子欲善为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自《论语》
材料二 鲁迅对孔子及儒学的评论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什么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孔子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3)鲁迅与伏尔泰对儒学的看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焉用杀?子欲善为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自《论语》
材料二 鲁迅对孔子及儒学的评论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什么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孔子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3)鲁迅与伏尔泰对儒学的看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3题)
4.
列宁的《四月提纲》最初被彼得堡委员会以13票反对、2票赞成、1票弃权否决。但是,列宁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频繁地向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宣传和解释,并在不同的组织层面上进行辩论,终于赢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多数票通过。列宁的思想主张
A.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
B.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C.因缺乏群众基础而没有获得党内多数支持 |
D.直接导致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
5.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基层民主制 |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6.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 |
B.有田者无力可耕 |
C.小农户个体经营 |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
7.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 |
B.自给自足 |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
8.
19世纪,每当英国工人向老板提出要求缩短工时和提高工资时,老板总是威胁说他将以更低工资招聘法、德、比等国工人来取代英国工人。这一现状促使了工人阶级
A.进行武装斗争 |
B.探索科学理论 |
C.反对自由放任 |
D.实现国际联合 |
9.
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
10.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让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
11.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斯多亚学派
④智者学派.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斯多亚学派
④智者学派.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2.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
13.
(题文)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
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 |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
14.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反映了梁启超
A.宣传实业救国的思想 |
B.主张君主立宪 |
C.受社会契约精神影响 |
D.提出救亡图存的要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